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各章节安排 | 第11-13页 |
2 稳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13-23页 |
2.1 2D稳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13-15页 |
2.1.1 基本理论 | 第13-14页 |
2.1.2 基于L_1范数优化轨迹的稳像算法 | 第14-15页 |
2.2 3D稳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15-18页 |
2.2.1 SFM算法原理 | 第15-16页 |
2.2.2 CPW算法原理 | 第16-18页 |
2.3 2.5D稳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18-22页 |
2.3.1 外点检测算法 | 第18-21页 |
2.3.2 基于时空优化的稳像方法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基于特征点分类的自适应局部子空间稳像方法 | 第23-42页 |
3.1 算法流程 | 第23-24页 |
3.2 特征点检测 | 第24-27页 |
3.2.1 Shi-Tomasi特征点检测原理 | 第24-25页 |
3.2.2 基于Kanade Lucas光流的特征点匹配 | 第25-27页 |
3.3 基于全局运动矢量估计的特征点分类 | 第27-30页 |
3.4 局部子空间约束 | 第30-33页 |
3.4.1 构造长度自适应调整的轨迹矩阵 | 第30-31页 |
3.4.2 局部子空间约束 | 第31-33页 |
3.5 帧间变换一致性 | 第33-34页 |
3.6 仿真实验结果 | 第34-4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基于特征点分类的联合局部子空间立体视频稳像 | 第42-58页 |
4.1 基于双目视觉的立体视频原理 | 第42-45页 |
4.2 立体视频的低秩局部子空间约束 | 第45-49页 |
4.2.1 仿射相机模型下的立体视频稳像 | 第45-48页 |
4.2.2 透视相机模型下的立体视频稳像 | 第48-49页 |
4.3 联合局部子空间的稳像方法 | 第49-51页 |
4.3.1 联合局部子空间的模型 | 第49-50页 |
4.3.2 视差失真的估计 | 第50-51页 |
4.4 体视频的合成 | 第51-52页 |
4.5 仿真实验结果 | 第52-57页 |
4.5.1 仿真实验一 | 第52-54页 |
4.5.2 仿真实验二 | 第54-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