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中草药体外止血及抗菌活性的评价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符号说明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1.1 止血机制与体外凝血测试第13-15页
        1.1.1 凝血酶时间第14页
        1.1.2 血小板聚集与粘附第14-15页
        1.1.3 血浆复钙时间第15页
        1.1.4 抗凝血酶Ⅲ第15页
    1.2 出血与凝血测试第15-16页
    1.3 中草药主要活性成分止血效果的研究进展第16页
    1.4 牙龈出血与口腔细菌第16-17页
    1.5 中草药主要活性成分对口腔致病菌的抗菌研究进展第17-18页
    1.6 综合评价理论第18页
    1.7 课题简介第18-20页
        1.7.1 课题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1.7.2 课题主要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中草药提取物体外止血活性研究第20-37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20-21页
        2.2.1 实验材料第20-21页
        2.2.2 实验仪器第21页
    2.3 实验内容第21-24页
        2.3.1 样品提取第21页
        2.3.2 溶液的配制第21-22页
        2.3.3 中草药提取物的含量测定第22页
        2.3.4 有效成分富集工艺第22页
        2.3.5 止血性能评价第22-24页
        2.3.6 纯化后草药提取物的止血实验第24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4-35页
        2.4.1 有效成分定量结果第24-25页
        2.4.2 纯化工艺条件确定第25-29页
        2.4.3 止血性能评价第29-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中草药提取物的抗菌效果研究第37-45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37-38页
        3.2.1 实验材料第37-38页
        3.2.2 实验仪器第38页
    3.3 实验内容第38-39页
        3.3.1 样品提取第38页
        3.3.2 细菌培养第38页
        3.3.3 培养基配制第38页
        3.3.4 中草药提取物抗菌效果研究第38-39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9-44页
        3.4.1 细菌镜检第39页
        3.4.2 中草药提取物纯化前后对变异链球菌的抗菌效果第39-41页
        3.4.3 中草药提取物纯化前后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抗菌效果第41-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体外止血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应用第45-62页
    4.1 前言第45页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45-46页
        4.2.1 实验材料第45-46页
        4.2.2 实验仪器第46页
    4.3 实验内容第46-50页
        4.3.1 体外止血效果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第46-49页
        4.3.2 中草药提取物的体外止血评价第49页
        4.3.3 动物实验验证第49-50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50-61页
        4.4.1 含量测定第50页
        4.4.2 13种中草药提取物止血实验第50-55页
        4.4.3 13种中草药抗菌实验第55-57页
        4.4.4 中草药体外止血评价第57-59页
        4.4.5 草药提取物对小鼠出血时间第59-60页
        4.4.6 草药提取物对小鼠凝血时间第60-61页
    4.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结论和发展第62-64页
    5.1 结论第62页
    5.2 展望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药对知母—黄柏的降糖作用及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化学物质研究
下一篇:白花丹参有效成分的抗炎活性评价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