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不同形貌铁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1-26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超级电容器第12-16页
        1.2.1 超级电容器的概念第12-14页
        1.2.2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第14-16页
        1.2.3 超级电容器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第16页
    1.3 锂离子电池第16-21页
        1.3.1 锂离子电池的概念第16-18页
        1.3.2 锂离子电池的分类第18-21页
        1.3.3 锂离子电池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第21页
    1.4 石墨烯第21-25页
        1.4.1 石墨烯的结构第22-23页
        1.4.2 石墨烯的性质第23页
        1.4.3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第23-24页
        1.4.4 石墨烯/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第24-25页
    1.5 论文研究意义第25-26页
2 实验技术与方法第26-34页
    2.1 概述第26页
    2.2 仪器药品第26-28页
        2.2.1 药品第26-27页
        2.2.2 仪器第27-28页
    2.3 材料的表征技术第28-31页
        2.3.1 Zeta电位分析第28页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28-29页
        2.3.3 X射线衍射技术第29页
        2.3.4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第29页
        2.3.5 热重分析第29页
        2.3.6 BET比表面和孔结构分析第29-30页
        2.3.7 物理磁性分析第30页
        2.3.8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30-31页
        2.3.9 拉曼光谱分析第31页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1-33页
        2.4.1 超级电容器的组装第31-32页
        2.4.2 锂离子电池的组装第32页
        2.4.3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32-33页
        2.4.4 循环伏安测试第33页
        2.4.5 交流阻抗测试第33页
    2.5 氧化石墨的制备第33-34页
3 磁性不规则六方片状四氧化三铁/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第34-46页
    3.1 引言第34-35页
    3.2 实验部分第35页
        3.2.1 Fe(OH)_3 胶体的制备第35页
        3.2.2 HFGC的制备第3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5-44页
        3.3.1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第36-37页
        3.3.2 热重分析第37页
        3.3.3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第37-38页
        3.3.4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第38-39页
        3.3.5 拉曼光谱分析第39-40页
        3.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40-41页
        3.3.7 磁性分析第41-42页
        3.3.8 BET比表面和孔结构分析第42-43页
        3.3.9 超级电容器性能分析第43-44页
    3.4 小结第44-46页
4 花瓣状三氧化二铁/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6-60页
    4.1 引言第46页
    4.2 实验部分第46-47页
        4.2.1 Fe(OH)_3 胶体的制备第46-47页
        4.2.2 FFGC的制备第4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7-58页
        4.3.1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第48-49页
        4.3.2 热重分析第49页
        4.3.3 BET比表面和孔结构分析第49-50页
        4.3.4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第50-51页
        4.3.5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第51-52页
        4.3.6 拉曼光谱分析第52-53页
        4.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第53-54页
        4.3.8 锂离子电池性能分析第54-57页
        4.3.9 超级电容器性能分析第57-58页
    4.4 小结第58-60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5.1 结论第60-61页
    5.2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致谢第67-68页
个人简历第68页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然咔唑类生物碱的全合成
下一篇:钙钛矿型氧电极催化剂LaMnO3的掺杂改性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