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油田不同酸值原油驱油体系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4页 |
1.1 聚合物驱油技术 | 第9-10页 |
1.2 碱驱驱油技术 | 第10-12页 |
1.3 碱/表面活性剂驱技术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高酸值D5原油化学驱体系研究 | 第14-37页 |
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14-1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5-19页 |
2.2.1 水样离子组成分析方法 | 第15页 |
2.2.2 原油黏温曲线测定方法 | 第15-16页 |
2.2.3 原油酸值滴定方法 | 第16页 |
2.2.4 配伍性评价方法 | 第16页 |
2.2.5 界面张力测定方法 | 第16-17页 |
2.2.6 乳化评价方法 | 第17页 |
2.2.7 人造岩心制备方法 | 第17-18页 |
2.2.8 驱油性能评价实验方法 | 第18页 |
2.2.9 微观驱替实验方法 | 第18-19页 |
2.3 油水性质分析 | 第19-24页 |
2.3.1 水样离子滴定 | 第19页 |
2.3.2 原油酸值滴定 | 第19-23页 |
2.3.3 原油黏温曲线测定 | 第23-24页 |
2.4 D5碱驱配方筛选 | 第24-26页 |
2.5 Na2CO3乳化性能评价 | 第26-28页 |
2.6 复配阻垢剂配方研制 | 第28-31页 |
2.7 D5碱驱驱油性能评价 | 第31-33页 |
2.8 碱驱微观驱油机理研究 | 第33-36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低酸值D3原油化学驱体系研究 | 第37-64页 |
3.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第37-38页 |
3.2 碱剂的筛选 | 第38-42页 |
3.2.1 配伍性评价 | 第38-39页 |
3.2.2 油水界面张力测定 | 第39-41页 |
3.2.3 乳化性能评价 | 第41-42页 |
3.3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 | 第42-51页 |
3.3.1 表面活性剂初步评价 | 第43-46页 |
3.3.2 碱/表二元体系研究 | 第46-50页 |
3.3.3 碱/表二元体系优化 | 第50-51页 |
3.3.4 碱/表二元体系乳化性能评价 | 第51页 |
3.4 聚合物的筛选 | 第51-53页 |
3.5 D3原油化学驱驱油性能评价 | 第53-59页 |
3.5.1 聚合物驱 | 第53-55页 |
3.5.2 碱/表二元复合驱 | 第55-56页 |
3.5.3 碱/聚二元复合驱 | 第56-57页 |
3.5.4 三元复合驱 | 第57-59页 |
3.6 D3原油微观驱油机理研究 | 第59-63页 |
3.6.1 碱/表二元复合驱 | 第59-60页 |
3.6.2 聚合物驱 | 第60-61页 |
3.6.3 三元复合驱 | 第61-6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