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5页 |
第一章 社交媒体中与个人隐私相关的概念界定 | 第15-21页 |
第一节 个人隐私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一、传统隐私 | 第15-17页 |
二、社交媒体中的个人隐私 | 第17-18页 |
第二节 传播隐患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一、隐患 | 第18-19页 |
二、传播隐患 | 第19页 |
第三节 网络法规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一、网络法规的概念 | 第19-20页 |
二、网络法规的作用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社交媒体中个人隐私传播隐患问卷调查 | 第21-30页 |
第一节 设计说明 | 第21-22页 |
一、调查工具与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三、问卷回收与信度效度说明 | 第22页 |
第二节 调查内容 | 第22-24页 |
一、用户基本情况调研 | 第22-23页 |
二、社交媒体使用动机 | 第23页 |
三、个人隐私的价值判断 | 第23页 |
四、社交媒体隐私保护意识 | 第23页 |
五、社交媒体隐私保护行为 | 第23-24页 |
第三节 调查结果 | 第24-29页 |
一、社交媒体使用:覆盖率高、社交需求大 | 第24-25页 |
二、社交媒体使用动机:分享、展示 | 第25页 |
三、隐私价值判断情况:主观因素大 | 第25-26页 |
四、隐私保护意识:关注度低 | 第26-27页 |
五、隐私保护行为:防御不当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社交媒体中个人隐私传播隐患的表现及原因 | 第30-43页 |
第一节 社交媒体中个人隐私传播隐患的表现 | 第30-35页 |
一、主动型隐私公开 | 第30-31页 |
二、个人隐私的不当保护 | 第31-32页 |
三、个人信息的不当收集与利用 | 第32-34页 |
四、黑客攻击 | 第34-35页 |
第二节 社交媒体中个人隐私传播隐患的原因 | 第35-42页 |
一、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与技术的两面性使隐私保护难度加大 | 第35-37页 |
二、受众隐私价值判断的差异与隐私保护态度的弱化 | 第37-39页 |
三、服务商市场利润的驱动与用户隐私保护的失衡 | 第39-41页 |
四、法律体系不完善与法律研究的滞后性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社交媒体个人隐私传播隐患的防范 | 第43-53页 |
第一节 用户:提高媒介素养,加强个人隐私管理 | 第43-46页 |
一、加强隐私教育,提高隐私保护意识 | 第43-44页 |
二、提高媒介素养,正确处理媒介关系 | 第44页 |
三、加强隐私管理,防止隐私主动泄露 | 第44-46页 |
第二节 服务商:加强行业自律,完善平台信息保护 | 第46-49页 |
一、规范隐私保护政策制定与实行 | 第46-47页 |
二、加强内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 第47-48页 |
三、建立自查机制消除安全隐患 | 第48页 |
四、协调市场竞争与隐私保护的矛盾 | 第48-49页 |
第三节 政府:践行依法治网,加强政府监管 | 第49-51页 |
一、完善隐私保护法律体系 | 第49-50页 |
二、成立隐私保护专门机构 | 第50-51页 |
三、鼓励用户积极举报维权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