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1 绪论 | 第15-20页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5-19页 |
1.1.1 国内外光伏业的发展与现状 | 第15-16页 |
1.1.2 光伏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 | 第16-17页 |
1.1.3 基于算法的MPPT技术 | 第17-19页 |
1.1.4 基于硬件的MPPT技术 | 第19页 |
1.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2 光伏电池特性及其多峰值输出特性 | 第20-33页 |
2.1 光伏电池特性 | 第20-26页 |
2.1.1 光伏电池的发电原理 | 第20页 |
2.1.2 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 | 第20-26页 |
2.2 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 | 第26-29页 |
2.3 光伏电池阵列的多峰值特性 | 第29-33页 |
3 光伏电站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 | 第33-44页 |
3.1 单峰值输出特性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 | 第34-37页 |
3.1.1 固定电压法 | 第34页 |
3.1.2 扰动观测法 | 第34-36页 |
3.1.3 基于滞环比较的扰动观测法 | 第36-37页 |
3.2 多峰值输出特性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 | 第37-44页 |
3.2.1 改进的全局扫描法 | 第37-38页 |
3.2.2 基于扰动观测法的多峰值改进 | 第38-39页 |
3.2.3 粒子群MPPT算法 | 第39-44页 |
4 多峰值MPPT算法的动态改进 | 第44-63页 |
4.1 粒子群(PSO)MPPT算法的动态失效分析 | 第44-47页 |
4.1.1 EN50530 | 第44页 |
4.1.2 动态失效分析 | 第44-47页 |
4.2 基于电压窗口限制的PSO改进 | 第47-56页 |
4.2.1 电压窗口确定 | 第47-49页 |
4.2.2 算法执行过程 | 第49-51页 |
4.2.3 电压窗口限制的仿真结果 | 第51-54页 |
4.2.4 电压窗口限制的实验结果 | 第54-56页 |
4.2.5 小结 | 第56页 |
4.3 功率闭环法 | 第56-58页 |
4.4 基于功率闭环的动态MPPT算法 | 第58-63页 |
4.4.1 GMPPT算法的动态解决方案 | 第58-60页 |
4.4.2 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条件下的动态响应 | 第60-61页 |
4.4.3 外界环境缓慢变化条件下的动态响应 | 第61页 |
4.4.4 算法的首次启动 | 第61-63页 |
5 基于功率闭环的动态MPPT算法实验验证 | 第63-71页 |
5.1 实验室光伏模拟器平台验证 | 第63-66页 |
5.1.1 EN50530动态性能测试 | 第63-65页 |
5.1.2 模拟多峰值特性测试 | 第65-66页 |
5.2 屋顶光伏电站实验验证 | 第66-70页 |
5.2.1 人工遮挡测试 | 第67-68页 |
5.2.2 自然遮挡动态性能测试 | 第68-7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总结 | 第71页 |
6.2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