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不足 | 第11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二、论文创新和不足 | 第11页 |
(一)论文创新 | 第11页 |
(二)论文不足 | 第11页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第一节 产业结构理论 | 第13-19页 |
一、欧美学者有关产业结构规律理论文献梳理 | 第13-16页 |
(一)配第-克拉克定律 | 第13页 |
(二)霍夫曼工业法则 | 第13-14页 |
(三)库兹涅茨提出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 第14-15页 |
(四)钱纳里关于工业化阶段的理论 | 第15-16页 |
(五)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 第16页 |
二、日本有关学者对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 | 第16-19页 |
(一)筱原三代平提出的“动态费用比较论” | 第17-18页 |
(二)佐贯利熊的“战略产业领先增长理论” | 第18页 |
(三)赤松要提出的著名的“雁行形态论” | 第18页 |
(四)关满博的“技术群体结构” | 第18-19页 |
三、对相关文献的评述 | 第19页 |
第二节 股票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文献综述 | 第19-23页 |
一、国内研究股票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文献综述 | 第19-21页 |
(一)股票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整相关关系 | 第19-20页 |
(二)股票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无关 | 第20-21页 |
二、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 第21-23页 |
(一)股票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关 | 第21-22页 |
(二)股票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无关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股票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 | 第23-36页 |
第一节 股票市场的功能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 | 第23-25页 |
一、股票市场功能 | 第23-24页 |
(一)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 | 第23页 |
(二)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 第23-24页 |
(三)股票市场的产权功能 | 第24页 |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历程 | 第25-27页 |
第三节 三次产业的现状 | 第27-30页 |
一、第一产业现状分析 | 第27页 |
二、第二产业现状分析 | 第27-28页 |
三、第三产业现状分析 | 第28-30页 |
第四节 三次产业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第五节 股票市场调整产业结构的原理和机制 | 第31-36页 |
一、股票市场对产业结构作用原理 | 第31-34页 |
(一)从资本的角度--资本在产业间自由流动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驱动力 | 第31-32页 |
(二)从产业结构的角度--以下是资本驱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 | 第32-34页 |
二、股票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分析 | 第34-36页 |
(一)股票市场具有有效的遴选甄别机制 | 第34页 |
(二)股票市场推动遴选的新兴产业变为现实的主导产业 | 第34-36页 |
第四章 股票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36-47页 |
第一节 股票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效率关系论述 | 第36页 |
第二节 股票市场效率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研究理论 | 第36-38页 |
一、法玛的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 | 第37页 |
二、詹姆斯·托宾的金融市场(体系)效率 | 第37-38页 |
三、Wurgler的金融市场效率理论 | 第38页 |
第三节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 第38-40页 |
一、模型构建 | 第38-40页 |
二、数据来源与说明 | 第40页 |
第四节 一级市场资本产业间配置效率实证分析 | 第40-43页 |
一、回归估计结果 | 第40-41页 |
二、实证分析结论 | 第41-43页 |
第五节 二级市场资产产业间配置效率实证分析 | 第43-47页 |
一、回归估计结果 | 第43-44页 |
二、实证结论分析 | 第44-47页 |
第五章 股票市场与产业结构合理化实证分析 | 第47-57页 |
第一节 股票市场与各个产业关系描述 | 第47-49页 |
一、股票市场优化产业结构衡量标准确定 | 第47页 |
(一)确定股票市场中融资的产业结构比例与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匹配 | 第47页 |
(二)股票市场调整产业结构要符合国外发达国家产业演进趋势 | 第47页 |
二、描述性实证结论 | 第47-49页 |
第二节 股票市场与各个产业的实证分析 | 第49-56页 |
一、股票市场与第一产业实证分析 | 第49-50页 |
(一)单位根检验 | 第49-50页 |
(二)格兰杰检验 | 第50页 |
二、股票市场与第二产业实证分析 | 第50-51页 |
(一)单位根检验 | 第50-51页 |
(二)格兰杰检验 | 第51页 |
三、股票市场与制造业各子行业实证分析 | 第51-55页 |
(一)模型选择与数据说明 | 第51-52页 |
(二)数据模型及来源 | 第52-53页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四、股票市场与第三产业实证分析 | 第55-56页 |
(一)单位根检验 | 第55页 |
(二)格兰杰检验 | 第55-56页 |
第三节 实证结论与小结 | 第56-57页 |
一、实证结论 | 第56页 |
二、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股票市场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分析 | 第57-67页 |
第一节 股票市场、高新技术产业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理论关系 | 第57-60页 |
一、高新技术相关产业与产业高度化 | 第57-59页 |
(一)高新技术产业 | 第57页 |
(二)产业结构高度化 | 第57-58页 |
(三)高新技术产业与产业结构高度化 | 第58-59页 |
二、股票市场与产业结构高度化 | 第59-60页 |
第二节 我国股票市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数理分析 | 第60-64页 |
一、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60-61页 |
二、股票市场整体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 | 第61-64页 |
(一)股票市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分析 | 第61-63页 |
(二)中小板和创业板与高技术产业相关分析 | 第63-64页 |
第三节 股票市场对高新技术产业成长作用统计分析 | 第64-67页 |
一、统计分析方法和数据来源 | 第64-65页 |
二、结论分析 | 第65-66页 |
三、本节研究的不足 | 第66-6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67-71页 |
第一节 主要的研究结论 | 第67-68页 |
一、股票市场调整产业结构效率相关结论 | 第67页 |
二、股票市场与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结论 | 第67-68页 |
三、中小板和创业板对我国产业高度化具有正面作用 | 第68页 |
(一)中小板和创业板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具有促进作用 | 第68页 |
(二)中小板和创业板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性具有正面作用 | 第68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68-71页 |
一、推动第一产业的平台型企业上市融资 | 第68-69页 |
二、改革股票的发行制度和交易制度 | 第69页 |
三、建立健全股市分红制度改革 | 第69页 |
四、完善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 | 第69-70页 |
五、构建更加合理的多层次股票市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