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Mg2+掺杂对Li3V2(PO43/C的电子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前言第10-27页
    1.1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1-16页
        1.1.1 锂离子电池发展第11-12页
        1.1.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12-13页
        1.1.3 锂离子电池组成以及制造工艺第13-16页
    1.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现状第16-25页
        1.2.1 氧化物型正极材料研究现状第16-21页
        1.2.2 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研究现状第21-25页
    1.3 研究内容第25-26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6-27页
第2章 计算原理与实验方法第27-36页
    2.1 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第27-33页
        2.1.1 密度泛函理论第27-31页
        2.1.2 赝势平面波方法第31-32页
        2.1.3 几何结构优化第32-33页
        2.1.4 计算软件及方法介绍第33页
    2.2 实验方法第33-36页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设备第33-34页
        2.2.2 样品的制备第34页
        2.2.3 样品的组装第34-35页
        2.2.4 样品的测试第35-36页
第3章 Li_3V_2(PO_4)_3 的电子结构第36-44页
    3.1 计算模型及参数设置第36-37页
        3.1.1 Li_3V_2(PO_4)_3的计算模型第36-37页
        3.1.2 参数设置第37页
    3.2 总能量第37-38页
    3.3 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分析第38-42页
    3.4 各原子的布局分析第42-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Mg~(2+)掺杂对Li_3V_2(PO_4)_3 的电子结构的影响第44-54页
    4.1 掺杂模型的建立第44-45页
        4.1.1 掺杂元素的选择第44页
        4.1.2 掺杂模型的建立第44-45页
    4.2 掺杂模型的总能量第45-46页
    4.3 掺杂模型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分析第46-48页
    4.4 掺杂模型各原子的分态密度分析第48-53页
    4.5 本章总结第53-54页
第5章 Mg~(2+)掺杂对Li_3V_2(PO_4)_3/C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54-58页
    5.1 Mg~(2+)掺杂的Li_3V_2(PO_4)_3/C的合成第54页
    5.2 Mg~(2+)掺杂的Li_3V_2(PO_4)_3/C的热分析第54-55页
    5.3 Mg~(2+)掺杂的Li_3V_2(PO_4)_3/C的电化学性能分析第55-57页
    5.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结论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富硒丹参中硒的赋存形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下一篇:五元体系Na+,K+//Cl-,SO42-,B4O72--H2O和Na+,K+//Cl-,Br-,B4O72--H2O及部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