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肌电信号特性及数学模型 | 第11-19页 |
§2-1 肌电信号产生机理 | 第11-12页 |
§2-2 肌电信号数学模型 | 第12-15页 |
§2-3 肌电特征提取方法 | 第15-16页 |
§2-4 肌电信号特性 | 第16-18页 |
§2-5 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肌电信号采集系统的设计 | 第19-38页 |
§3-1 肌电信号采集系统的特点及其设计思路 | 第19页 |
§3-2 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电极 | 第19-20页 |
§3-3 表面肌电信号前置放大电路 | 第20-23页 |
§3-4 高通滤波电路 | 第23-24页 |
§3-5 50Hz工频陷波电路 | 第24-30页 |
3-5-1 工频干扰引入的途径 | 第24-25页 |
3-5-2 工频干扰的解决方法 | 第25页 |
3-5-3 50Hz工频电路具体设计 | 第25-28页 |
3-5-4 实际50Hz工频电路调试 | 第28-30页 |
§3-6 可变增益放大电路 | 第30页 |
§3-7 低通放大电路 | 第30-31页 |
§3-8 有效值电路 | 第31-34页 |
3-8-1 真有效值测量的数学基础 | 第31-32页 |
3-8-2 AD536A特点和引脚简介 | 第32-33页 |
3-8-3 AD536A工作原理 | 第33页 |
3-8-4 真有效值电路图 | 第33-34页 |
§3-9 电源设计 | 第34-37页 |
§3-10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系统性能与显示 | 第38-43页 |
§4-1 采集系统电路性能测试 | 第38-40页 |
4-1-1 放大倍数 | 第38页 |
4-1-2 噪声去除 | 第38-39页 |
4-1-3 频率选择 | 第39页 |
4-1-4 性能评价 | 第39-40页 |
§4-2 肌电信号结果显示 | 第40-42页 |
4-2-1 MATLAB软件介绍 | 第40-41页 |
4-2-2 Simulink设计滤波器 | 第41-42页 |
§4-3 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3-44页 |
§5-1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43页 |
§5-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43页 |
§5-3 工作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A 人体下肢肌肉解剖图 | 第46-47页 |
附录B 肌电采集系统原理图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