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心”之间—魏了翁哲学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魏了翁生平、著述研究 | 第9-10页 |
二、魏了翁文学、文献学研究及其他 | 第10页 |
三、魏了翁经学、实学以及教育思想研究 | 第10页 |
四、魏了翁哲学思想研究 | 第10-13页 |
第一章 魏了翁生平及其哲学思想背景 | 第13-20页 |
第一节 魏了翁生平与著述 | 第13-16页 |
一、生平 | 第13-15页 |
二、著述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哲学思想背景 | 第16-20页 |
一、庆元学禁 | 第16页 |
二、朱子学遗留问题 | 第16-20页 |
第二章 “理”学思想 | 第20-36页 |
第一节 理气观 | 第20-29页 |
一、理 | 第20-23页 |
二、气 | 第23-25页 |
三、理与气 | 第25-29页 |
第二节 道器观 | 第29-30页 |
第三节 体用观 | 第30-36页 |
一、“体用不分” | 第30-32页 |
二、“人与万物一体” | 第32-36页 |
第三章 “心”学思想 | 第36-55页 |
第一节 心 | 第36-47页 |
一、心为太极 | 第36-38页 |
二、心是理之会 | 第38-40页 |
三、心是天 | 第40-42页 |
四、心之特性 | 第42-47页 |
第二节 心性论 | 第47-55页 |
一、性善之义具于《易》 | 第47-49页 |
二、性与理 | 第49-51页 |
三、心与性 | 第51-52页 |
四、性与情 | 第52-55页 |
第四章 “理”学与“心”学之争 | 第55-69页 |
第一节 问题缘起 | 第55-58页 |
第二节 “理”学融合“心”学 | 第58-69页 |
一、“心”学思想由来已久 | 第58-60页 |
二、世风弊病促进“理”、“心”融合 | 第60-61页 |
三、“理”、“心”融合实质 | 第61-69页 |
结语 | 第69-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