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化学元素与无机化合物论文--无机化合物论文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锰酸盐和钨酸盐的合成及电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绪论第16-27页
    1.1 引言第16-17页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第17-20页
        1.2.1 锂离子电池发展简介第17-18页
        1.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8-19页
        1.2.3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第19-20页
    1.3 过渡金属氧化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20-24页
        1.3.1 碳材料第20页
        1.3.2 锡基材料第20-21页
        1.3.3 WO_3第21页
        1.3.4 M_3O_4(M=Mn、Co)第21-23页
        1.3.5 CoMn_2O_4第23-24页
        1.3.6 MnWO_4第24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4-25页
    1.5 论文的创新点第25-27页
第2章实验原料与仪器第27-31页
    2.1 实验原料第27页
    2.2 实验仪器第27-29页
        2.2.1 X射线衍射仪(XRD)第27-28页
        2.2.2 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第28页
        2.2.3 热重分析(TG)和元素分析(EDS)第28页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8页
        2.2.5 交流阻抗测试第28-29页
        2.2.6 循环伏安测试第29页
    2.3 扣式电池的组装及电化学性能的测试方法第29-31页
        2.3.1 电极的制备方法第29页
        2.3.2 扣式电池的组装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9-31页
第3章 ZnMn_2O_4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探究第31-41页
    3.1 实验部分第31页
        3.1.1 样品的合成第31页
        3.1.2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1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1-40页
        3.2.1 结构分析第31-33页
        3.2.2 形貌分析和元素分析第33-35页
        3.2.3 形成机理第35-36页
        3.2.4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36-40页
    3.3 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CoMn_2O_4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第41-51页
    4.1 实验部分第41页
        4.1.1 样品的合成第41页
        4.1.2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1页
    4.2 结果讨论第41-50页
        4.2.1 结构分析第41-42页
        4.2.2 元素分析第42-44页
        4.2.3 形貌分析第44-45页
        4.2.4 形成机理第45-46页
        4.2.5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46-50页
    4.3 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MnWO_4@C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第51-62页
    5.1 实验部分第51页
        5.1.1 样品的合成第51页
        5.1.2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1页
    5.2 结果讨论第51-61页
        5.2.1 结构分析第51-52页
        5.2.2 形貌分析第52-54页
        5.2.3 元素分析第54-56页
        5.2.4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56-61页
    5.3 小结第61-62页
第6章 Bi_2WO_6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第62-68页
    6.1 实验部分第62页
        6.1.1 样品的合成第62页
        6.1.2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62页
    6.2 结果讨论第62-67页
        6.2.1 结构分析和形貌分析第62-64页
        6.2.2 元素分析第64-65页
        6.2.3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65-67页
    6.3 小结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9页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第79-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u/间苯二酚甲醛树脂微球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对硝基氯苯加氢反应研究
下一篇:[60]富勒烯吡咯啉与二氧环化衍生物的合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