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急救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二、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一)历史分析法 | 第10页 |
(二)实证分析法 | 第10页 |
(三)比较分析法 | 第10页 |
(四)理论联系实践的分析方法 | 第10页 |
(五)价值分析法 | 第10页 |
四、本文的特色与不足 | 第10-12页 |
(一)本文特色 | 第10-11页 |
(二)本文不足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急救法律制度的基础理论 | 第12-16页 |
一、急救的概述 | 第12-13页 |
(一)急救的界定 | 第12-13页 |
(二)急救的表现形式 | 第13页 |
二、急救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 第13-15页 |
(一)急救法律制度的价值 | 第14页 |
(二)急救法律制度的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三、急救法律制度的原则 | 第15-16页 |
(一)患者最佳利益原则 | 第15页 |
(二)司法救济原则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域外急救法律制度的比较考察 | 第16-21页 |
一、域外急救法律制度的分析 | 第16-19页 |
(一)院前急救特色制度的分析 | 第16-17页 |
(二)院前急救模式的对比 | 第17-18页 |
(三)院前急救与院中急救的衔接 | 第18页 |
(四)院中急救前置程序的对比 | 第18-19页 |
(五)院中急救中的预先医疗指示 | 第19页 |
二、小结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我国急救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1-29页 |
一、院前急救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21-24页 |
(一)非标准化问题突出 | 第21页 |
(二)急救成立的时间点 | 第21-23页 |
(三)院前急救地区差异化 | 第23页 |
(四)院前急救模式不健全 | 第23-24页 |
二、院前急救与院中急救衔接机制 | 第24-25页 |
三、院中急救存在的问题 | 第25-29页 |
(一)主体范围的认定 | 第25页 |
(二)前置程序不合理 | 第25-27页 |
(三)与医方注意义务不协调 | 第27-28页 |
(四)与知情同意权存在冲突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合理构建我国急救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29-36页 |
一、院前急救 | 第29-31页 |
(一)建立中国的好人法 | 第29页 |
(二)建立e网络急救 | 第29-30页 |
(三)确立直升机急救制度 | 第30-31页 |
(四)健全院前急救模式 | 第31页 |
二、完善院前急救与院中急救的衔接 | 第31-32页 |
三、院中急救 | 第32-35页 |
(一)明确急救法律制度的归责原则 | 第32-33页 |
(二)明确急救费用的承担 | 第33页 |
(三)建立急救审查委员会 | 第33-34页 |
(四)建立预先医疗指示制度 | 第34-35页 |
四、小结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附录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