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北京市雾霾治理与区域经济结构升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5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1-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选题的意义第12-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1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9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9-21页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第21-22页
        1.3.1 研究主要内容第21页
        1.3.2 研究主要方法第21-22页
    1.4 主要创新之处第22-25页
        1.4.1 研究采取回归分析第22页
        1.4.2 研究结合雾霾治理与区域经济结构升级第22-25页
第2章 雾霾治理与区域经济结构概述第25-33页
    2.1 雾霾概述第25-28页
        2.1.1 雾霾的相关概念第25-26页
        2.1.2 雾霾的成因第26-28页
    2.2 北京市雾霾的现状及影响第28-30页
        2.2.1 北京市雾霾的现状第28-29页
        2.2.2 雾霾对北京市的影响第29-30页
    2.3 区域经济结构概述第30-33页
        2.3.1 区域经济结构的含义第30页
        2.3.2 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第30页
        2.3.3 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第30-33页
第3章 北京市区域经济结构的现状第33-39页
    3.1 产业结构第33-35页
        3.1.1 北京市产业结构现状第33-35页
    3.2 能源结构第35-39页
        3.2.1 北京市能源生产量状况第35-37页
        3.2.2 北京市能源消费结构状况第37-39页
第4章 北京市区域经济结构对雾霾的影响第39-47页
    4.1 产业结构对雾霾的影响第39-43页
        4.1.1 雾霾指标第39-40页
        4.1.2 产业结构指标第40页
        4.1.3 回归分析第40-42页
        4.1.4 模型检验第42-43页
    4.2 能源结构对雾霾的影响第43-47页
        4.2.1 雾霾指标第43页
        4.2.2 能源结构指标第43-44页
        4.2.3 回归分析第44-45页
        4.2.4 模型检验第45-47页
第5章 北京市雾霾治理的对策第47-65页
    5.1 调整产业结构,治理雾霾第47-53页
        5.1.1 积极调整区域规划,合理布局各区产业发展第47-51页
        5.1.2 调整升级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第51页
        5.1.3 调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重第51-52页
        5.1.4 大力发展与环境相关的新兴产业第52-53页
        5.1.5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第53页
    5.2 调整能源结构,治理雾霾第53-58页
        5.2.1 落实并推广燃煤发电清洁技术第54-55页
        5.2.2 开展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第55-56页
        5.2.3 严格控制煤炭质量及用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第56页
        5.2.4 调整汽车能源结构第56-57页
        5.2.5 推进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第57-58页
    5.3 从政府治理角度,治理雾霾第58-61页
        5.3.1 积极采取绿色税收政策第58-59页
        5.3.2 建立并普遍运用排污权交易政策第59-61页
    5.4 从企业治理的角度,治理雾霾第61-62页
        5.4.1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第61-62页
        5.4.2 自觉采取清洁生产第62页
    5.5 从市民的角度,治理雾霾第62-65页
        5.5.1 公民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主体地位第62-63页
        5.5.2 市民参与雾霾治理的方法第63-65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第71-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平式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乳化液废水的研究
下一篇:铜冶炼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