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6页 |
第一章 历史文献中的“折博”及分析 | 第16-36页 |
一、四库全书中的“折博” | 第16-20页 |
(一) “折博”的分布情况 | 第16-18页 |
(二) “折博”的分布特征 | 第18-20页 |
二、释“折”与“博” | 第20-26页 |
(一) 释“折” | 第20-22页 |
(二) 释“博” | 第22-26页 |
三、宋代“折博”的含义与用法 | 第26-36页 |
(一) “折博”的含义 | 第26-30页 |
(二) “折博”的用法 | 第30-32页 |
(三) “折博”与“入中”、“折中”、“博易”、“交引”的关系 | 第32-36页 |
第二章 宋代“折博”的起源与发展 | 第36-65页 |
一、宋代民间小额零星交易中的“折博” | 第37-43页 |
(一) 民间“折博”的概念 | 第37-38页 |
(二) 民间“折博”的运行 | 第38-41页 |
(三) 民间“折博”的特征 | 第41-43页 |
二、宋代大宗禁榷商品交易中的“折博” | 第43-65页 |
(一) 大宗“折博”的繁盛表现 | 第43-48页 |
(二) 大宗“折博”的制度化运行 | 第48-57页 |
(三) 大宗“折博”的制度化调整 | 第57-62页 |
(四) 铜钱在大宗“折博”中的作用 | 第62-65页 |
第三章 宋代“折博”出现与发展的条件和原因 | 第65-74页 |
一、区域市场之间整合的意义 | 第65-67页 |
二、钱荒的影响 | 第67-71页 |
三、政府在市场交换活动中的作用 | 第71-74页 |
结语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附录 《〈四库全书〉“折博”分布情况表》 | 第80-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