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南堡5号构造带油藏精细评价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前言第9-14页
    0.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页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9-12页
        0.2.1 层序界面分析研究现状第9页
        0.2.2 断层解释研究现状第9-10页
        0.2.3 三维精细构造解释研究现状第10-11页
        0.2.4 相控储层预测技术研究现状第11-12页
        0.2.5 油藏精细评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2页
    0.3 研究技术措施第12-14页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第14-16页
    1.1 研究区概况第14-15页
    1.2 勘探发展历程第15-16页
第二章 南堡5号层序地层划分第16-22页
    2.1 层序划分对比思路第16页
    2.2 层序及体系域界面识别第16-18页
        2.2.1 三级层序界面的识别与特征第16-17页
        2.2.2 最大洪泛面的识别与特征第17-18页
    2.3 层序格架建立第18-22页
        2.3.1 单井层序划分第18-19页
        2.3.2 地震地质综合标定第19-21页
        2.3.3 井-震统一层序格架的建立第21-22页
第三章 南堡5号构造特征第22-31页
    3.1 南堡5号构造精细解释第22-26页
        3.1.1 地震格架剖面解释第22页
        3.1.2 层位精细标定第22-25页
        3.1.3 断层识别与解释第25-26页
        3.1.4 目标区块精细构造解释第26页
    3.2 南堡5号构造及断裂体系认识第26-31页
        3.2.1 构造特征第26-27页
        3.2.2 断层特征第27-30页
        3.2.3 局部圈闭第30-31页
第四章 火山岩发育位置识别第31-35页
    4.1 地震相分析第31页
    4.2 模型正演技术第31-32页
    4.3 火山口识别第32-33页
    4.4 地震属性技术识别火山岩体第33-35页
第五章 南堡5号沉积及储层特征第35-45页
    5.1 相控储层预测技术第35-36页
        5.1.1 古地貌恢复第35页
        5.1.2 常规地震属性分析第35-36页
    5.2 区域沉积环境分析第36-38页
    5.3 沉积相类型第38-41页
        5.3.1 湖泊相第38-39页
        5.3.2 扇三角洲相第39-41页
    5.4 沉积相展布与演化特征第41-42页
    5.5 储层特征第42-45页
第六章 南堡5号成藏规律研究及圈闭识别第45-59页
    6.1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第45-47页
    6.2 圈闭识别第47-55页
        6.2.1 低幅度构造圈闭识别第47-49页
        6.2.2 断层-岩性圈闭识别第49-53页
        6.2.3 火山岩岩性圈闭识别第53-55页
    6.3 勘探目标优选第55-59页
        6.3.1 北3第55-56页
        6.3.2 北1第56-59页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井震结合解释技术在大庆敖155区块扶余油层储层预测的应用
下一篇:不同地质条件下有效储层及其含油性测井特征研究--以大情字井地区高台子油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