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人大代表贿选问题及法律对策研究--以“辽宁省人大代表贿选案”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14-15页
一、“辽宁省人大代表贿选案”案情简介第15-16页
二、对人大代表贿选问题的现状分析第16-23页
    (一)选区划分及候选人产生制度缺陷分析第16-18页
        1、选区划分不合理导致选举人情化、行政化严重第16-17页
        2、人大代表候选人产生制度不合理第17-18页
    (二)选举程序缺陷分析第18-19页
        1、差额选举无法切实贯彻执行第18-19页
        2、缺乏公开、正当的竞争机制第19页
    (三)选举监督制度缺陷分析第19-20页
        1、内部监督违背法律原则,形同虚设第19页
        2、监督机构众多,互相推诿第19-20页
        3、选民监督难以发挥作用,媒体监督缺位第20页
    (四)贿选法律责任追究制度缺陷分析第20-23页
        1、对“贿选”界定不明确,法律规定缺位第21页
        2、法律责任主体不全面,处罚力度不足第21-22页
        3、罢免滞后,没有起到实质作用第22-23页
三、国外选举中防治贿选问题的经验借鉴第23-27页
    (一)英国防治贿选的经验第23页
    (二)澳大利亚防治贿选的经验第23-24页
    (三)美国防治贿选的经验第24页
    (四)德国防治贿选的经验第24-25页
    (五)对我国的借鉴第25-27页
        1、选举前期加强对选民的宣传教育第25页
        2、加强对选举经费动向的控制,创造秩序井然的选举环境第25页
        3、选举中间环节采取非公开式秘密投票第25-26页
        4、明确贿选标准,加大处罚力度第26-27页
四、防治人大代表贿选问题的法律对策第27-33页
    (一)改革选区划分方式,扩大直接选举范围第27-28页
        1、逐步实行按居住地划分选区的方式第27页
        2、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第27-28页
    (二)建立规范的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第28页
        1、扩大选民或代表联合推荐候选人的比例第28页
        2、建立量化体制,提供直观参考数据第28页
        3、建立考评机制,对候选人进行测评第28页
    (三)引入竞争机制,提高选举的竞争性第28-30页
        1、从提名候选人入手落实差额选举制第29页
        2、提供公开竞选的渠道第29页
        3、引进先进科技,优化投票方式第29-30页
    (四)完善人大代表选举监督机制第30-31页
        1、设立独立于人大的选举监督机构第30页
        2、加强媒体监督、鼓励群众监督第30页
        3、监督候选人及周边的资金动向第30-31页
    (五)完善人大代表贿选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第31-33页
        1、明确界定贿选概念,以列举方式规定贿选行为第31页
        2、加强贿选参与人的责任认定,加大处罚力度第31-32页
        3、明确罢免制度的法定事由,发挥其应有功效第32-33页
结语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致谢第36-37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37-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电影分级制度的构建
下一篇:设区的市地方人大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