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页 |
引言 | 第12-16页 |
第一章 太原市城中村的现状和改造取得的成绩 | 第16-26页 |
1.1 基础理论 | 第16-17页 |
1.1.1 城中村改造的含义 | 第16页 |
1.1.2 城中村改造的特点 | 第16-17页 |
1.2 城中村改造模式 | 第17-19页 |
1.2.1 按改造主体划分 | 第17-18页 |
1.2.2 按改造方式划分 | 第18-19页 |
1.3 太原城中村概况 | 第19-21页 |
1.3.1 社会状况 | 第19页 |
1.3.2 经济状况 | 第19页 |
1.3.3 文化状况 | 第19-20页 |
1.3.4 治安状况 | 第20页 |
1.3.5 建筑状况 | 第20页 |
1.3.6 消防状况 | 第20-21页 |
1.3.7 环境状况 | 第21页 |
1.4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取得的成绩 | 第21-26页 |
1.4.1 有效提高了太原市的土地利用效率 | 第23页 |
1.4.2 有效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和面貌 | 第23页 |
1.4.3 有效提升了太原市城镇化的水平 | 第23-26页 |
第二章 太原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38页 |
2.1 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问题 | 第26-28页 |
2.1.1 资金问题 | 第26-27页 |
2.1.2 各方利益关系平衡问题 | 第27-28页 |
2.1.3 村民失去土地后的生存问题 | 第28页 |
2.2 城中村改造后出现的新问题 | 第28-31页 |
2.2.1 村民向市民转变的问题 | 第28-29页 |
2.2.2 城中村改造后外来务工人员的安置难题 | 第29页 |
2.2.3 由村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后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 | 第29-31页 |
2.3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的几个案例分析 | 第31-34页 |
2.3.1 后北屯片区改造情况 | 第31-32页 |
2.3.2 南屯片区改造情况 | 第32-33页 |
2.3.3 北张村改造情况 | 第33-34页 |
2.4 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34-38页 |
2.4.1 二元制的经济社会制度 | 第34-35页 |
2.4.2 住房供给结构失衡 | 第35页 |
2.4.3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 第35-38页 |
第三章 太原市城中村改造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38-48页 |
3.1 国外先进经验 | 第38-40页 |
3.1.1 美国社区发展计划 | 第38-39页 |
3.1.2 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 | 第39-40页 |
3.2 太原市城中改造的四个基本原则 | 第40-42页 |
3.2.1 坚持政府主导 | 第41页 |
3.2.2 实施整村拆除 | 第41页 |
3.2.3 依靠市场运作 | 第41页 |
3.2.4 确保安置优先 | 第41-42页 |
3.3 城中村改造的建议与对策 | 第42-48页 |
3.3.1 城中村改造所需资金的筹集 | 第42-43页 |
3.3.2 对城中村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的安置 | 第43页 |
3.3.3 城中村改造中三方利益关系的平衡 | 第43-45页 |
3.3.4 村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社保制度的健全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