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过度医疗侵权责任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5页
        1.2.1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3页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1.2.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第15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页
    1.4 主要工作与创新第16页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第16-18页
第2章 过度医疗行为概述第18-25页
    2.1 过度医疗的概念第18-19页
    2.2 过度医疗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和类型第19-22页
        2.2.1 过度医疗行为的表现形式第19-21页
        2.2.2 过度医疗类型第21-22页
    2.3 过度医疗行为的法律性质第22-25页
        2.3.1 违约责任说第22-23页
        2.3.2 侵权责任说第23页
        2.3.3 本文观点第23-25页
第3章 过度医疗侵权责任的认定第25-32页
    3.1 过度医疗侵权责任主体认定第25-26页
    3.2 过度医疗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第26-30页
        3.2.1 侵权行为第26-27页
        3.2.2 损害事实第27-28页
        3.2.3 因果关系第28-29页
        3.2.4 主观心态第29-30页
    3.3 过度医疗的归责原则探讨第30-32页
        3.3.1 过度医疗归责原则的学界探讨第30-31页
        3.3.2 适用过错推定原则第31-32页
第4章 过度医疗侵权责任法律适用的不足第32-37页
    4.1 过度医疗行为范围过于狭窄第32-33页
    4.2 过度医疗侵权认定不准确第33-34页
    4.3 举证责任分配规制不足第34-35页
    4.4 过度医疗损害赔偿机制不足第35页
    4.5 过度医疗的鉴定程序不明确第35-37页
第5章 过度医疗侵权责任的完善建议第37-46页
    5.1 明确过度医疗侵权行为范围第37页
    5.2 健全过度医疗的认定标准第37-40页
        5.2.1 以案例指导方式对过度医疗认定提供指导意见第38页
        5.2.2 确定权威的诊疗规范第38-40页
    5.3 适用举证责任缓和制度第40-41页
    5.4 完善医疗损害赔偿机制第41-43页
        5.4.1 适用全面损害赔偿原则第41页
        5.4.2 明确损害赔偿范围第41-42页
        5.4.3 精神损害赔偿金额认定第42-43页
    5.5 完善过度医疗的鉴定程序第43-46页
结论与展望第46-48页
    1.结论第46页
    2.展望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致谢第52-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司设立瑕疵法律后果立法模式研究
下一篇:日本老年人孤独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