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任的信息安全功能组合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问题 | 第7-8页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8-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9-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1-13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3-20页 |
2.1 软件定义网络概述 | 第13-15页 |
2.1.1 SDN架构简介 | 第13-15页 |
2.1.2 SDN安全模型 | 第15页 |
2.2 信任模型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2.3 安全功能组合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2.3.1 安全功能组合基本架构 | 第16-18页 |
2.3.2 安全功能组合策略 | 第18-20页 |
3 基于攻击传播性的信任模型 | 第20-32页 |
3.1 信任模型构建 | 第20-24页 |
3.1.1 攻击传播性 | 第20-21页 |
3.1.2 基于攻击传播性的信任模型 | 第21-24页 |
3.2 模型实现策略 | 第24-27页 |
3.2.1 数据管理 | 第24-25页 |
3.2.2 计算协议 | 第25-27页 |
3.3 仿真实验 | 第27-31页 |
3.3.1 实验环境 | 第28页 |
3.3.2 节点定义 | 第28页 |
3.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安全功能组合模型构建 | 第32-42页 |
4.1 安全功能组合描述 | 第32-33页 |
4.1.1 安全功能组合问题描述 | 第32页 |
4.1.2 安全功能组合表达 | 第32-33页 |
4.2 安全水平分析 | 第33-38页 |
4.2.1 依赖关系分类 | 第33-35页 |
4.2.2 依赖关系管理策略 | 第35-36页 |
4.2.3 安全水平分析 | 第36-38页 |
4.3 基于信任的安全功能组合模型构建 | 第38-41页 |
4.3.1 相关参数定义 | 第38-39页 |
4.3.2 基于信任的安全功能组合模型 | 第39-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安全功能组合模型实现与分析 | 第42-52页 |
5.1 模型算法设计 | 第42-46页 |
5.1.1 算法总体流程 | 第42-43页 |
5.1.2 编码 | 第43-44页 |
5.1.3 初始种群和适应度 | 第44页 |
5.1.4 遗传操作 | 第44-46页 |
5.1.5 终止规则 | 第46页 |
5.2 模型评价指标 | 第46-47页 |
5.2.1 请求成功率 | 第46页 |
5.2.2 安全效用 | 第46-47页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51页 |
5.3.1 实验环境 | 第47页 |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7-5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