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9-12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概述 | 第12-20页 |
2.1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程项目概述 | 第12-13页 |
2.1.1 抽水蓄能电站含义 | 第12页 |
2.1.2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程项目含义 | 第12页 |
2.1.3 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项目特点 | 第12-13页 |
2.2 安全及安全管理含义和理论 | 第13-16页 |
2.2.1 安全及安全管理含义 | 第13-14页 |
2.2.2 安全管理相关理论 | 第14-16页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2.3.1 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2.3.2 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2.3.3 抽水蓄能电站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 第18页 |
2.3.4 现有文献述评对本文的启示 | 第18-19页 |
2.4 本章小节 | 第19-20页 |
3 JZ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 | 第20-25页 |
3.1 JZ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程项目简介 | 第20页 |
3.2 JZ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相关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 第20-21页 |
3.3 JZ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 第21-24页 |
3.3.1 基于要素论的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 第21-23页 |
3.3.2 基于过程论的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 第23-2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4 JZ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程安全管理评价及分析 | 第25-42页 |
4.1 JZ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程安全管理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 第25-26页 |
4.1.1 安全管理评价的目的 | 第25页 |
4.1.2 安全管理评价的原则 | 第25-26页 |
4.2 安全管理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26-29页 |
4.3 JZ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效果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29-33页 |
4.3.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第29-31页 |
4.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1-33页 |
4.4 JZ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程安全管理评价分析 | 第33-42页 |
4.4.1 JZ蓄能电站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3-36页 |
4.4.2 JZ蓄能电站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评价结果 | 第36-40页 |
4.4.3 JZ蓄能电站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评价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5 JZ抽水蓄能电站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对策 | 第42-46页 |
5.1 基于要素理论的安全管理对策 | 第42-44页 |
5.1.1 对人的管理 | 第42页 |
5.1.2 对机器的安全管理 | 第42页 |
5.1.3 对物的安全管理 | 第42-43页 |
5.1.4 对方法的安全管理 | 第43页 |
5.1.5 对环境的安全管理 | 第43-44页 |
5.2 基于过程理论的安全管理对策 | 第44-45页 |
5.2.1 计划阶段的安全管理对策 | 第44页 |
5.2.2 执行阶段的安全管理对策 | 第44页 |
5.2.3 检查阶段的安全管理对策 | 第44-45页 |
5.2.4 处理阶段的安全管理对策 | 第45页 |
5.3 本章小节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A JZ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程安全管理调查表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