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微扫描技术的超分辨率信息获取与重构方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注释表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超分辨率信息获取与重构技术应用前景第15-16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6-18页
第2章 现有超分辨率图像信息获取与重构方法第18-32页
    2.1 红外成像技术第18-22页
        2.1.1 红外成像原理第18-19页
        2.1.2 红外图像特征第19-22页
        2.1.3 图像的分辨率与超分辨率第22页
    2.2 经典超分辨率图像信息获取技术第22-25页
        2.2.1 探测器移位法第24-25页
        2.2.2 光学折射法第25页
    2.3 超分辨率图像信息重构方法第25-30页
        2.3.1 图像降质模型第26-27页
        2.3.2 经典超分辨率图像重建方法第27-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3章 基于微扫描的可见光超分辨率成像设计第32-42页
    3.1 微扫描可见光超分辨率图像信息获取方案设计第32-37页
        3.1.1 微扫描平台搭建第32-36页
        3.1.2 可见光超分辨率图像信息获取第36-37页
    3.2 可见光超分辨率图像信息重构验证第37-41页
        3.2.1 可见光图像配准第37-38页
        3.2.2 可见光图像重建第38-41页
    3.3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超分辨率红外图像信息获取与重构方法设计第42-55页
    4.1 微扫描红外超分辨率图像信息获取方案设计第42-45页
        4.1.1 基于压电陶瓷的红外微扫描装置设计第42-43页
        4.1.2 序列红外图像采集驱动时序设计第43-45页
        4.1.3 序列红外图像采集驱动时序仿真第45页
    4.2 红外超分辨率图像信息重构方法研究第45-53页
        4.2.1 正则化重建数学模型和算法框架第46-48页
        4.2.2 传统正则化重建算法第48-50页
        4.2.3 边缘保持的基于1L和2L范式的正则化重建改进第50-53页
    4.3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5章 超分辨率红外图像信息获取与重构方法的仿真与分析第55-66页
    5.1 仿真实验平台简介第55页
    5.2 重建图像质量评价指标第55-57页
        5.2.1 主观评价标准第55-56页
        5.2.2 客观评价标准第56-57页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7-65页
        5.3.1. 红外超分辨率图像信息获取的仿真与分析第57-60页
        5.3.2. 本文改进超分辨率重建算法的仿真与分析第60-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9页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第66-67页
    6.2 后续工作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尺度分解的色调映射算法的研究
下一篇:深度稀疏磁共振成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