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1 PLC概述 | 第11-12页 |
1.1.2 PLC发展的困境 | 第12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及其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图形化编程方法概述 | 第12-13页 |
1.2.2 GCPLC多任务体系概述 | 第13-14页 |
1.2.3 GCPLC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文章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GCPLC结构及多任务体系要点研究 | 第16-30页 |
2.1 传统PLC的体系结构及其缺陷 | 第16-18页 |
2.1.1 传统PLC的硬件结构 | 第16-17页 |
2.1.2 传统PLC的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2.1.3 传统PLC在工业控制中的缺陷 | 第18页 |
2.2 GCPLC的体系结构及其优势 | 第18-20页 |
2.2.1 GCPLC的硬件结构 | 第18-19页 |
2.2.2 GCPLC的体系结构优势 | 第19-20页 |
2.3 GCPLC的多任务体系的工作原理剖析 | 第20-29页 |
2.3.1 任务管理 | 第21-23页 |
2.3.2 任务调度 | 第23-25页 |
2.3.3 任务的同步与通信 | 第25-27页 |
2.3.4 中断机制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多任务体系下开发环境要素的分析与设计 | 第30-49页 |
3.1 开发环境设计的总体原则 | 第30-31页 |
3.2 底层驱动分析及设计 | 第31-34页 |
3.2.1 K60驱动设计 | 第31-33页 |
3.2.2 多任务体系的驱动文件分析及设计 | 第33-34页 |
3.3 开发环境的基础模块设计 | 第34-37页 |
3.3.1 图标控件模块 | 第34-35页 |
3.3.2 图标控件连接及设置模块 | 第35-36页 |
3.3.3 代码显示模块及更新流程 | 第36页 |
3.3.4 编译模块 | 第36-37页 |
3.4 开发环境下多任务体系的融入 | 第37-47页 |
3.4.1 建立项目及主任务 | 第38-39页 |
3.4.2 创建自定义任务及管理任务 | 第39-41页 |
3.4.3 任务的同步设计 | 第41-43页 |
3.4.4 任务的通信设计 | 第43-45页 |
3.4.5 中断设计 | 第45-47页 |
3.5 基于多任务体系的的编译文件Makefile的设计及总结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GCPLC体系的硬件原理及设计 | 第49-59页 |
4.1 硬件设计要求 | 第49页 |
4.2 处理器及其基本外围电路 | 第49-51页 |
4.2.1 电源电路 | 第50页 |
4.2.2 复位电路 | 第50-51页 |
4.2.3 JTAG电路 | 第51页 |
4.3 GCPLC外部模块电路 | 第51-58页 |
4.3.1 电源模块 | 第51-52页 |
4.3.2 输入/输出模块 | 第52-54页 |
4.3.3 LED数码管模块 | 第54页 |
4.3.4 PWM模块 | 第54-55页 |
4.3.5 485与232模块 | 第55-57页 |
4.3.6 CAN总线模块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应用实例—多任务直角坐标机器人拣物系统 | 第59-66页 |
5.1 直角坐标拣物系统功能描述 | 第59-60页 |
5.2 拣物系统的GCPLC多任务技术实现 | 第60-64页 |
5.2.1 建立项目及创建任务 | 第61-62页 |
5.2.2 任务通信及中断文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62-64页 |
5.3 调试软件设计及实现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总结 | 第66-67页 |
6.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附录A | 第73-74页 |
附录B | 第74-75页 |
附录C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