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刑事速裁程序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9-10页
1 设置刑事速裁程序背景与理论基础第10-15页
    1.1 刑事速裁程序的设置背景第10-12页
        1.1.1 劳教废止、法律修正导致刑事案件激增第10-11页
        1.1.2 坦白从宽政策在量刑中受到挑战第11页
        1.1.3 现行审判程序阻碍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改革进程第11-12页
    1.2 设置刑事速裁程序的理论基础第12-15页
        1.2.1 从诉讼价值上看,公正价值与效率价值的动态平衡第12-13页
        1.2.2 从诉讼目的上讲,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第13页
        1.2.3 刑事诉讼要求合理配置司法资源第13-15页
2 我国刑事速裁程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5-20页
    2.1 刑事速裁程序试点的总体情况第15页
    2.2 刑事速裁程序试点带来的可喜变化第15-16页
    2.3 刑事速裁程序试点反映出的问题第16-20页
        2.3.1 试行中遇到的困难第16-17页
        2.3.2 刑事速裁程序面临的法律问题第17-18页
        2.3.3 刑事速裁程序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法律关系存在争议第18-20页
3 域外正当程序简易化的几种模式第20-23页
    3.1 三种简易程序之比较第20-22页
    3.2 速决程序之借鉴思考第22-23页
4 刑事速裁程序的完善路径第23-32页
    4.1 明确刑事速裁程序的设置目的第23页
    4.2 明确刑事速裁程序与简易程序的法律定位第23-24页
    4.3 厘清刑事速裁程序与简易程序案件适用范围第24-25页
    4.4 完善刑事速裁本体程序的设置第25-28页
        4.4.1 坚持两审终审的审级制度第25-26页
        4.4.2 探索视频开庭、集中审理的审理方式第26-27页
        4.4.3 构建刑事速裁程序适用案件的证明标准第27页
        4.4.4 构建书面审理的刑事诉讼模式第27-28页
    4.5 完善刑事速裁程序的配套措施第28-32页
        4.5.1 规范值班律师制度,切实发挥律师作用第28-29页
        4.5.2 减少羁押性强制措施,加强信息安全保护第29-30页
        4.5.3 重视被害人权利保护,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第30页
        4.5.4 加强刑事速裁程序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衔接第30页
        4.5.5 加强刑事速裁程序适用过程中公检法三机关联动第30-31页
        4.5.6 明确刑事速裁程序认罪认罚从宽的量刑幅度第31-32页
结论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情况说明”的刑事证据属性及适用
下一篇:公安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