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第18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第2章 环境治理中政府信任的相关概念和影响因素 | 第21-32页 |
2.1 信任与政府信任 | 第21-24页 |
2.1.1 信任概念 | 第21-22页 |
2.1.2 政府信任与地方政府信任内涵 | 第22-24页 |
2.2 环境治理 | 第24-25页 |
2.2.1 现代环境治理的概念 | 第24页 |
2.2.2 环境治理的特点 | 第24-25页 |
2.3 环境治理领域政府信任的特质 | 第25-27页 |
2.3.1 公益性强 | 第25-26页 |
2.3.2 侧重结果 | 第26页 |
2.3.3 培育期长 | 第26-27页 |
2.4 环境治理领域影响政府信任的关键因素 | 第27-30页 |
2.4.1 政府环境道德 | 第28页 |
2.4.2 政府环境监管能力 | 第28-29页 |
2.4.3 环境治理绩效 | 第29-30页 |
2.4.4 公众与政府的环境互动 | 第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基于调查法的地方政府信任流失个案分析 | 第32-53页 |
3.1 个案分析目的与基本情况 | 第32页 |
3.1.1 个案分析目的 | 第32页 |
3.1.2 案例基本情况 | 第32页 |
3.2 研究设计 | 第32-39页 |
3.2.1 研究假设 | 第32-34页 |
3.2.2 影响因素模型 | 第34页 |
3.2.3 问卷设计与前测 | 第34-38页 |
3.2.4 问卷正式发放与回收 | 第38-39页 |
3.3 实证分析 | 第39-49页 |
3.3.1 样本人口统计与描述性分析 | 第39-42页 |
3.3.2 信度检验 | 第42-43页 |
3.3.3 效度检验与因子分析 | 第43-45页 |
3.3.4 相关分析 | 第45-47页 |
3.3.5 回归分析 | 第47-49页 |
3.4 研究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3.5 个案研究结论 | 第5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4章 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信任流失的表现和原因 | 第53-60页 |
4.1 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信任流失的表现 | 第53-55页 |
4.1.1 社会环保舆情折射地方政府信任流失 | 第53页 |
4.1.2 公众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绩效的满意度低 | 第53-54页 |
4.1.3 公众环境政策参与冷漠和非理性化并存 | 第54-55页 |
4.2 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信任流失的原因 | 第55-58页 |
4.2.1 地方政府的环境道德失范 | 第56页 |
4.2.2 地方政府环境监管能力受到体制束缚 | 第56-57页 |
4.2.3 环保绩效考核中忽视公众环境质量满意度 | 第57-58页 |
4.2.4 公民导向偏离使环境政策过程中缺乏互动性 | 第5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环境治理中增强地方政府信任的路径 | 第60-66页 |
5.1 加强地方政府环保行政人员环境道德的制度建设 | 第60-61页 |
5.1.1 完善环保行政人员的环境道德标准 | 第60页 |
5.1.2 改革环保行政人员的选拔考核机制 | 第60-61页 |
5.1.3 建立环境保护道德审查与教育机构 | 第61页 |
5.2 建立纵向垂直管理和横向协同治理相结合的环境监管模式 | 第61-63页 |
5.2.1 逐步推进环境垂直管理模式 | 第61-62页 |
5.2.2 实现环境横向协同治理 | 第62-63页 |
5.3 提高环境质量和公众满意度在环保绩效考核中的比重 | 第63-64页 |
5.3.1 将环境质量改善作为环保绩效考核的核心 | 第63页 |
5.3.2 提高公众认同在环保绩效考核中的比重 | 第63-64页 |
5.4 以尊重共享为基础提高环境治理中的互动性 | 第64-65页 |
5.4.1 通过平等协商达成环境决策共识 | 第64页 |
5.4.2 加强环境电子政务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关系管理 | 第64-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 | 第71-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