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1 事故致因理论文献研究 | 第10-11页 |
1.2.2 煤矿安全培训研究文献 | 第11-12页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页 |
1.3 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1 研究工具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12-1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2 研究创新 | 第13页 |
2. 事故致因理论 | 第13-23页 |
2.1 事故致因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 第13-16页 |
2.1.1 事故致因理论的提出 | 第13-15页 |
2.1.2 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 | 第15-16页 |
2.2 我国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 | 第16页 |
2.3 事故致因理论的内容 | 第16-22页 |
2.3.1 物的不安全状态 | 第16-18页 |
2.3.2 人的不安全行为 | 第18-21页 |
2.3.3 管理缺陷 | 第21-22页 |
2.4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致因 | 第22-23页 |
2.4.1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分类 | 第22页 |
2.4.2 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分析 | 第22-23页 |
3. 我国煤矿安全培训问题研究的现实探索 | 第23-32页 |
3.1 我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历史沿革 | 第23-24页 |
3.2 我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现状 | 第24-26页 |
3.3 我国煤矿安全培训面临的挑战 | 第26-28页 |
3.4 煤矿安全培训对我国安全生产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第28-30页 |
3.5 我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3.5.1 安全培训教育思想认识模糊,观念有待转变 | 第30-31页 |
3.5.2 职责权限不明确,考核体系尚未建立 | 第31页 |
3.5.3 培训准入与淘汰机制不健全,资源难以共享 | 第31页 |
3.5.4 煤矿专业教育缺失、企业人才成长环境欠佳 | 第31-32页 |
4. 我国煤矿安全培训问题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豫南矿区为例 | 第32-39页 |
4.1 豫南矿区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概述 | 第32-34页 |
4.2 豫南矿区煤矿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 第34-35页 |
4.3 豫南煤矿安全培训的现状及缺失分析 | 第35-37页 |
4.4 豫南煤矿安全培训的先进经验 | 第37-39页 |
5. 进一步加强我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对策研究 | 第39-42页 |
5.1 进一步加强我国煤矿安全培训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 第39-40页 |
5.2 进一步加强我国煤矿安全培训建设的若干对策 | 第40-42页 |
5.2.1 实施煤炭资源产权改革,提高煤矿准入门槛 | 第40页 |
5.2.2 立足现实,制定长远规划,保持煤矿政策稳定、持续 | 第40-41页 |
5.2.3 构建科学、合理的煤矿安全培训模式和评价体系 | 第41页 |
5.2.4 实行教考分离,从源头做起,严把人员准入关 | 第41-42页 |
5.2.5 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逐步提高煤矿职工待遇,营造有利于学习就业的环境 | 第42页 |
6. 结论 | 第42-4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