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

不同来源人参皂苷的比较及人参次苷H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综述第9-43页
    1.1 野山参研究进展第11-19页
        1.1.1 野山参的资源分布第11-12页
        1.1.2 野山参的外表特征第12-13页
        1.1.3 野山参标准第13-14页
        1.1.4 野山参的化学成分第14-16页
        1.1.5 野山参的药理活性第16-18页
        1.1.6 小结第18-19页
    1.2 人参叶、三七叶、西洋参叶研究进展第19-33页
        1.2.1 人参叶研究进展第19-27页
        1.2.2 三七叶研究进展第27-30页
        1.2.3 西洋参叶研究进展第30-32页
        1.2.4 总结第32-33页
    1.3 人参次级皂苷研究进展第33-41页
        1.3.1 主要人参次级皂苷结构式第33-34页
        1.3.2 人参皂苷 Rg3研究进展第34-36页
        1.3.3 人参皂苷 C-K 研究进展第36-38页
        1.3.4 人参皂苷 Rh2研究进展第38-41页
        1.3.5 小结第41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41-43页
第二章 林下山参根部皂苷类成分研究第43-56页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3-46页
        2.1.1 实验仪器第43-44页
        2.1.2 实验材料第44-45页
        2.1.3 实验试剂第45-46页
    2.2 试验方法第46-49页
        2.2.1 样品制备第46页
        2.2.2 分析方法确立第46-47页
        2.2.3 方法学考察第47-48页
        2.2.4 样品测定第48-4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9-54页
        2.3.1 分析方法第49-50页
        2.3.2 方法学考察第50-53页
        2.3.3 样品测定试验结果第53-54页
    2.4 小结第54-56页
第三章 三七叶、西洋参叶、人参叶中皂苷类成分研究第56-67页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56-58页
        3.1.1 实验仪器第56页
        3.1.2 实验材料第56-57页
        3.1.3 实验试剂第57-58页
    3.2 实验方法第58-60页
        3.2.1 样品制备第58页
        3.2.2 方法学考察第58-60页
        3.2.3 样品测定第60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0-65页
        3.3.1 大孔树脂方法评价第60-61页
        3.3.2 方法学考察第61-64页
        3.3.3 样品测定第64-65页
    3.4 小结第65-67页
第四章 人参次级皂苷 H 的研究第67-92页
    4.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67-68页
        4.1.1 实验仪器第67-68页
        4.1.2 实验试剂第68页
    4.2 实验方法第68-72页
        4.2.1 人参次苷 H 的制备第68页
        4.2.2 人参次苷 H 化学成分的分离第68-69页
        4.2.3 人参次苷 H 的 HPLC-MS-MS 分析第69页
        4.2.4 人参次苷 H 滴丸的制剂研究第69-70页
        4.2.5 人参次苷 H 滴丸质量标准研究第70-72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2-90页
        4.3.1 人参次苷 H 制备第72-74页
        4.3.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第74-86页
        4.3.3 HPLC-MS-MS 研究结果第86-87页
        4.3.4 人参次苷 H 滴丸的制剂研究第87-88页
        4.3.5 人参次苷 H 滴丸定性定量研究第88-90页
    4.4 小结第90-92页
第五章 人参次级皂苷抗肿瘤研究第92-98页
    5.1 实验材料第92页
    5.2 实验方法第92-94页
    5.3 实验结果第94-97页
        5.3.1 人参次苷对小鼠宫颈癌 U14 生长的抑制作用第94-95页
        5.3.2 人参次苷对小鼠肝癌 H22 生长的抑制作用第95-97页
    5.4 小结第97-98页
第六章 结论第98-101页
    6.1 林下参皂苷类成分的研究第98页
    6.2 人参叶、三七叶、西洋参叶中皂苷类成分的研究第98-99页
    6.3 人参次级皂苷 H 的研究第99页
    6.4 展望第99-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1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18-119页
附图第119-130页
致谢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腰椎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的模拟
下一篇:系统性红斑狼疮、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免疫发病机制的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