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其他计算机论文

高性能计算机中互连网络的可靠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3页
    1.1 引言第9-11页
    1.2 互连网络系统的可靠性第11-15页
        1.2.1 可靠性研究背景第11-13页
        1.2.2 互连网络可靠性的历史第13-15页
    1.3 互连网络可靠性的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 互连网络可靠性的研究成果第16-20页
        1.4.1 图论基础第16-18页
        1.4.2 基于图论的可靠性研究成果第18-20页
    1.5 本文的研究重点和组织结构第20-23页
2 互连网络的容错性第23-53页
    2.1 容错技术简介第23-24页
    2.2 OTIS 网络的容错性能研究第24-39页
        2.2.1 OTIS 网络的基本性能和特征第24-29页
        2.2.2 基于结点不相交路径的容错性能第29-37页
        2.2.3 OTIS 网络的条件容错性第37-39页
    2.3 光互连网络 hypermesh 的容错性能研究第39-51页
        2.3.1 hypermesh 网络系统及其性质第39-42页
        2.3.2 条件容错性能概述第42-44页
        2.3.3 Hypermesh 网络的条件容错性能第44-51页
    2.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3 互连网络的故障诊断第53-85页
    3.1 故障诊断模式第53-55页
    3.2 诊断模型第55-59页
    3.3 OMMH 的故障诊断算法第59-71页
        3.3.1 OMMH 网络及其性质第59-62页
        3.3.2 PMC 模型下 OMMH 网络的快速诊断算法的理论基础第62-64页
        3.3.3 快速诊断算法的描述及分析第64-71页
    3.4 折叠立方体互连网络的悲观故障诊断算法第71-84页
        3.4.1 悲观诊断策略概述第73-74页
        3.4.2 折叠立方体悲观诊断算法的理论基础第74-76页
        3.4.3 诊断算法的描述及其分析第76-84页
    3.5 本章小结第84-85页
4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4.1 本文工作总结第85-86页
    4.2 研究不足与下一步工作第86-87页
致谢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9页
附录第99-100页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已投稿的论文目录第99页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第99-100页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交流情况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直流输电线路电晕放电的微观物理过程及离子流场分析
下一篇:高光谱图像的分类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