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基因的表达论文

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的原核表达

中文摘要第6-7页
英文摘要第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33页
    1.1 EGF的发现和命名第11页
    1.2 EGF的来源与释放的调节第11-12页
        1.2.1 EGF的来源和分布第11-12页
        1.2.2 EGF的合成与释放的调节第12页
    1.3 EGF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第12-19页
        1.3.1 EGF的结构第12-15页
        1.3.2 hEGF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第15页
        1.3.3 EGF受体第15-18页
            1.3.3.1 EGFR及其基因结构第15-17页
            1.3.3.2 EGFR代谢第17-18页
        1.3.4 EGF和受体作用机制第18-19页
    1.4 EGF家族第19-21页
        1.4.1 EGF家族的成员第19-20页
        1.4.2 EGF家族的结构特征第20-21页
    1.5 EGF的生物学效应及应用第21-25页
        1.5.1 EGF的生物学效应第21-25页
        1.5.2 EGF的应用第25页
            1.5.2.1 基础研究方面第25页
            1.5.2.2 临床医学领域第25页
            1.5.2.3 畜牧业上第25页
    1.6 重组EGF的表达分泌系统第25-29页
        1.6.1 大肠杆菌第26-27页
        1.6.2 枯草杆菌第27页
        1.6.3 短芽孢杆菌第27页
        1.6.4 酵母菌(酿酒酵母及巴斯德毕赤氏酵母菌)第27-28页
        1.6.5 哺乳动物细胞第28页
        1.6.6 高等植物第28-29页
        1.6.7 蓝藻第29页
    1.7 EGF的分离和纯化第29-30页
        1.7.1 mEGF第29页
        1.7.2 hEGF第29-30页
        1.7.3 其它来源的EGF第30页
    1.8 EGF的生物活性检测第30-31页
        1.8.1 体内生物活性检测第30页
        1.8.2 体外生物活性检测第30-31页
        1.8.3 放射分析法第31页
            1.8.3.1 放射免疫分析第31页
            1.8.3.2 放射受体分析第31页
            1.8.3.3 酶免疫分析第31页
            1.8.3.4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第31页
            1.8.3.5 反相HPLC第31页
            1.8.3.6 免疫荧光技术第31页
    1.9 EGF制药的现状和展望第31-33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3-45页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33-35页
        2.1.1 实验材料第33页
        2.1.2 菌株与质粒第33-34页
        2.1.3 主要生化试剂第34-35页
    2.2 实验方法第35-45页
        2.2.1 EGF基因的克隆第35-36页
            2.2.1.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第35页
            2.2.1.2 RNA提取及逆转录反应第35-36页
            2.2.1.3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第36页
        2.2.2 EGF基因序列的测定第36-37页
        2.2.3 EGF基因的原核表达第37-45页
            2.2.3.1 融合表达载体构建第37-38页
            2.2.3.2 转化与重组质粒的筛选第38页
            2.2.3.3 蛋白诱导表达第38-39页
            2.2.3.4 重组hEGF融合蛋白的分离纯化第39-41页
            2.2.3.5 重组hEGF的活性检测第41页
            2.2.3.6 重组hEGF的western检测第41-45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45-59页
    3.1 EGF基因的PCR扩增结果第45页
    3.2 测序结果及分析第45页
        3.2.1 EGF(引物EGF-P1,EGF-P2)测序结果第45页
        3.2.2 EGF(引物EGF-P1,EGF-P2)测序结果分析第45页
    3.3 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5-46页
    3.4 重组质粒序列的测定及分析第46-49页
        3.4.1 重组质粒pGEX-4t-1 (+)- hEGF测序结果第47页
            3.4.1.1 测序引物为Pgex 5’引物,测序结果第47页
            3.4.1.2 重组质粒pGEX-4t-1 (+)- hEGF测序结果分析第47页
        3.4.2 重组质粒pGEX-6p-1 (+)-hEGF测序结果第47-49页
            3.4.2.1 测序引物为Pgex 5’引物,测序结果第47页
            3.4.2.2 重组质粒pGEX-6p-1 (+)- hEGF测序结果分析第47-49页
    3.5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第49-51页
    3.6 重组HEGF融合蛋白的分离纯化第51-53页
        3.6.1 酶溶法确定重组hEGF融合蛋白的存在方式第51页
        3.6.2 重组hEGF融合蛋白的收集第51页
        3.6.3 重组hEGF融合蛋白的复性和纯化第51-53页
    3.7 重组HEGF的活性检测结果第53-54页
    3.8 重组HEGF的WESTERN 检测结果第54页
    3.9 讨论与结论第54-59页
        3.9.1 讨 论第54-57页
            3.9.1.1 目的蛋白的表达第55页
            3.9.1.2 目的蛋白的分离纯化和活性测定第55-57页
        3.9.2 结 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6页
致谢第66-67页
作者简介第67-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黄海盆地北部中、新生界沉积特征及油气远景
下一篇:瑞香狼毒化学成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