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25页 |
1.1 磷光金属配合物发展及应用概述 | 第11-15页 |
1.1.1 磷光金属配合物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1.2 磷光金属配合物在 OLEDs 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1.1.3 磷光发光机制和发光本质 | 第13-15页 |
1.2 蓝磷光铂、铱配合物概述 | 第15-21页 |
1.2.1 蓝磷光铂配合物 | 第15-18页 |
1.2.2 蓝磷光铱配合物 | 第18-21页 |
1.3 蓝磷光铂、铱配合物理论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1.3.1 磷光配合物光物理性质的研究 | 第22页 |
1.3.2 金属配合物磷光效率的研究 | 第22-24页 |
1.4 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第25-34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5-30页 |
2.1.1 分子轨道理论 | 第25-27页 |
2.1.2 密度泛函理论(DFT) | 第27-28页 |
2.1.3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 | 第28-30页 |
2.2 计算方法和磷光效率相关参数 | 第30-34页 |
2.2.1 计算方法和基组选择 | 第30-31页 |
2.2.2 磷光效率相关参数的计算 | 第31-32页 |
2.2.3 磷光配合物基态和激发态之间的能量转换 | 第32-34页 |
第3章 蓝磷光铂配合物的理论研究 | 第34-49页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3.2 计算方法 | 第35-3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8页 |
3.3.1 配合物基态和激发态几何结构 | 第36-38页 |
3.3.2 配合物单线态(S1)和三线态(T1)重组能 | 第38-40页 |
3.3.3 配合物基态前线分子轨道 | 第40-42页 |
3.3.4 d 轨道劈裂 | 第42-43页 |
3.3.5 配合物吸收和发射性质 | 第43-47页 |
3.3.6 配合物吸收和发射过程的能量转换 | 第47页 |
3.3.7 磷光效率评估 | 第47-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蓝磷光铱配合物的研究和设计 | 第49-64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计算方法 | 第49页 |
4.3 含苯基三唑的深蓝光铱配合物的理论研究 | 第49-54页 |
4.3.1 配合物基态能级能带,分子轨道组成 | 第50-51页 |
4.3.2 配合物吸收和发射性质 | 第51-53页 |
4.3.3 磷光效率的影响因素 | 第53-54页 |
4.4 苯基三唑为主配的蓝光铱配合物的分子设计 | 第54-63页 |
4.4.1 配合物的几何结构 | 第54-57页 |
4.4.2 配体和配合物基态能级能带,分子轨道组成 | 第57-59页 |
4.4.3 配合物吸收和发射性质 | 第59-62页 |
4.4.4 磷光效率的定性分析 | 第62-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论文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