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导论 | 第7-8页 |
第一章 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 | 第8-11页 |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念 | 第8页 |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 | 第8-11页 |
(一) 创新管理理念 | 第8-9页 |
(二) 创新管理组织形式 | 第9页 |
(三) 创新管理模式 | 第9-11页 |
第二章 从检察视角解读社会管理创新 | 第11-15页 |
一、从法律监督角度看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二、检察机关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的职能职责定位 | 第12-13页 |
(一) 在权力监督层面的职责职能定位 | 第12-13页 |
(二) 在社会公益监督层面的职能职责定位 | 第13页 |
(三) 履行诉讼监督职能 | 第13页 |
三、检察机关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任务 | 第13-15页 |
第三章 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应坚持的准则 | 第15-19页 |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理念 | 第15-16页 |
(一)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 第15页 |
(二) 明确检察机关肩负的历史责任 | 第15-16页 |
(三) 准确把握检察工作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在规律 | 第16页 |
二、坚持以执法办案为基本途径 | 第16-17页 |
(一) 明确执法办案重点 | 第16页 |
(二) 完善执法办案方式 | 第16-17页 |
(三) 进一步延伸执法办案职能 | 第17页 |
三、着力加强自身的管理创新 | 第17-19页 |
(一) 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 第17-18页 |
(二) 提高案件管理质量 | 第18页 |
(三) 改进自身工作作风 | 第18-19页 |
第四章 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途径解析 | 第19-25页 |
一、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 第19-21页 |
(一) 加强对行政执法监管权的监督 | 第19-20页 |
(二) 加大行政执法中严重违法行为的纠正力度 | 第20页 |
(三) 加快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 第20-21页 |
二、通过执法办案、强化监督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 第21-23页 |
(一) 突出执法办案重点 | 第21-22页 |
(二) 改进执法办案工作 | 第22页 |
(三) 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 第22页 |
(四) 强化法律监督 | 第22-23页 |
三、延伸检察职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 第23-25页 |
(一) 协助做好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 | 第23页 |
(二) 参加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 | 第23-24页 |
(三) 参与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和管理 | 第24-25页 |
第五章 典型做法、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30页 |
一、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 | 第25-28页 |
(一) 建立检察工作室(点) | 第25页 |
(二) 创建检察建议约谈机制 | 第25-26页 |
(三) 健全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机制 | 第26页 |
(四) 积极探索特殊人群的管理机制 | 第26-27页 |
(五) 积极探索流动人口涉案人员监督管理机制 | 第27页 |
(六) 健全未成年人帮教工作机制 | 第27页 |
(七) 积极推进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建设 | 第27页 |
(八) 完善网络舆情应对和突发事件处置机制 | 第27-28页 |
二、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0页 |
(一) 服务大局意识不强 | 第28页 |
(二) 帮教管理特殊人群的水平不高 | 第28页 |
(三) 法制宣传不到位 | 第28-29页 |
(四) 参与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能力不够 | 第29-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谢辞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