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图目录 | 第11-13页 |
表目录 | 第13-15页 |
目次 | 第15-17页 |
1. 绪论 | 第17-28页 |
·研究背景与选题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21页 |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21-25页 |
·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第25-28页 |
2. 国际货币秩序研究的文献述评 | 第28-63页 |
·“体系”视角与“秩序”视角的区别 | 第28-30页 |
·“体系”视角的研究 | 第30-37页 |
·“秩序”视角的研究 | 第37-60页 |
·总结性评述 | 第60-63页 |
3. 国际货币秩序演化规律探寻 | 第63-95页 |
·国际货币秩序的制度特征 | 第63-71页 |
·国际货币秩序演化的历史分析 | 第71-83页 |
·国际货币秩序演化的主要规律 | 第83-90页 |
·国际货币秩序演化的三种路径状态 | 第90-92页 |
·国际货币秩序演化规律与演化路径的综合推演 | 第92-95页 |
4. 国际货币秩序演化的主权货币嵌入状态:冗余问题 | 第95-113页 |
·冗余问题 | 第95-96页 |
·冗余问题下国际货币秩序的失衡路径 | 第96-101页 |
·冗余问题的实证研究——中国与美国近10年的经济金融互动 | 第101-111页 |
·冗余问题下中美经济金融互动小结 | 第111-113页 |
5. 国际货币秩序演化的超主权货币状态:自由竞争货币与最优货币区 | 第113-145页 |
·一个国家多种货币——自由竞争货币论与美国自由银行制度 | 第114-125页 |
·多个国家一种货币——最优货币区理论与欧洲债务危机 | 第125-141页 |
·超主权货币状态两种方式的比较与总结 | 第141-145页 |
6. 国际货币秩序演化的混合货币状态:世元方案 | 第145-165页 |
·曾经的第N+1种货币——黄金与特别提款权 | 第145-147页 |
·世元方案的理论构想 | 第147-156页 |
·世元方案的仿真模拟 | 第156-162页 |
·世元方案的展望与总结 | 第162-165页 |
7. 国际货币秩序三种演化状态比较与未来改革讨论——兼论中国的角色 | 第165-179页 |
·国际货币演化三种状态的比较及未来改革的借鉴 | 第165-170页 |
·中国在国际货币秩序演化中的角色 | 第170-179页 |
8. 总结 | 第179-183页 |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79-181页 |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181-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183-197页 |
附录 | 第197-207页 |
作者简介 | 第2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