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园林艺术论文

晚明江南文人的园林设计美学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绪论第12-34页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意义第12-14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和评述第14-24页
    第三节 研究进路和方法第24-25页
    第四节 基本概念辨析第25-34页
        一、 晚明第25-27页
        二、 江南第27-30页
        三、 文人第30-34页
第一章 晚明江南文人园林设计美学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第34-63页
    第一节 政治的畸变第34-40页
        一、 政治局势的动荡第34-38页
        二、 科举制度的危机第38-40页
    第二节 经济的繁盛第40-48页
        一、 农业的商业化第41-42页
        二、 手工业的发达第42-45页
        三、 商业的繁荣第45-48页
    第三节 哲学的突破第48-55页
        一、 阳明心学的兴起第48-51页
        二、 泰州学派的崛起第51-54页
        三、 王学的风行天下第54-55页
    第四节 园林艺术的深化第55-63页
        一、 历史文化的积淀第55-58页
        二、 造园艺术的发展第58-63页
第二章 晚明江南文人园林设计美学思想的内涵第63-178页
    第一节 秉持“宜”的设计理念第63-93页
        一、 “宜”美学思想的渊源第63-68页
        二、 “宜”造物理念的延伸第68-78页
        三、 “宜”美学向度的拓展第78-93页
    第二节 尊奉“雅”的设计品位第93-123页
        一、 “雅”的审美内涵第93-98页
        二、 “雅”的审美根源第98-105页
        三、 “雅”的审美范式第105-123页
    第三节 崇尚“自然”的设计境界第123-153页
        一、 哲学文化根基第124-133页
        二、 审美理想传统第133-139页
        三、 自然美的实现第139-153页
    第四节 追求“创新”的设计精神第153-178页
        一、 艺术传统第154-162页
        二、 表现姿态第162-178页
第三章 晚明江南文人的园林设计作品例要第178-197页
    第一节 计成园林设计作品解析第178-187页
        一、 吴玄“东第园”第179-180页
        二、 汪士衡“寤园”第180-183页
        三、 郑元勋“影园”第183-187页
    第二节 李渔园林设计作品解析第187-194页
        一、 兰溪“伊园”第188-189页
        二、 金陵“芥子园”第189-191页
        三、 杭州“层园”第191-193页
        四、 京都“半亩园、惠园”第193-194页
    第三节 文震亨园林设计作品解析第194-197页
        一、 “香草垞”第194-195页
        二、 “碧浪园、水嬉堂”第195-197页
第四章 晚明江南文人园林设计美学思想的价值与意义第197-221页
    第一节 历史价值第197-207页
        一、 对园林设计史的贡献第197-202页
        二、 对历史局限性的超越第202-204页
        三、 对清人园林设计观的影响第204-207页
    第二节 当代意义第207-221页
        一、 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中的问题第207-211页
        二、 晚明江南文人园林设计美学思想的启示第211-221页
结语第221-224页
参考文献第224-241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241-242页
后记第242-243页

论文共2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川冬水田水稻坐蔸成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下一篇:成都平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农田系统运行效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