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四川冬水田水稻坐蔸成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现状综述第10-20页
        1.2.1 水稻坐蔸类型概述第10-11页
        1.2.2 淹水土壤的化学过程第11-19页
        1.2.3 解决水稻坐兜的措施第19-20页
    1.3 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尚需深入研究的方面与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第20-21页
        1.3.1 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尚需深入研究的方面第20页
        1.3.2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第20-21页
2 水稻Fe~(2+)、Mn~(2+)、S~(2-)毒害临界值研究第21-34页
    2.1 前言第21-22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2-23页
        2.2.1 试验设计第22页
        2.2.2 项目测定和方法第22-23页
        2.2.3 数据处理第23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3-32页
        2.3.1 不同处理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第23-27页
        2.3.2 不同处理对水稻氮、磷和钾吸收的影响第27-30页
        2.3.3 不同处理对水稻铁、锰含量的影响第30-32页
    2.4 讨论第32-34页
3 不同还原物料、植物营养元素及土壤改良剂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第34-59页
    3.1 前言第34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4-37页
        3.2.1 试验材料第34-35页
        3.2.2 试验设计第35-36页
        3.2.3 水稻生长调查和样品采集与测定第36-37页
        3.2.4 数据处理第37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7-56页
        3.3.1. 不同处理对水稻分蘖动态和有效穗变化的影响第37-40页
        3.3.2 不同处理对水稻生长和生物产量的影响第40-42页
        3.3.3 不同处理对水稻氮、磷和钾吸收的影响第42-46页
        3.3.4 不同处理对水稻铁、锰和锌吸收的影响第46-50页
        3.3.5 不同处理对土壤pH变化的影响第50-54页
        3.3.6 不同处理对土壤Eh变化的影响第54-56页
        3.3.7 不同处理对水稻成熟时间的影响第56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56-59页
4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4.1 总结第59-60页
    4.2 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背景下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下一篇:晚明江南文人的园林设计美学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