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 ·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植物生长调节剂简述 | 第14-15页 |
|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 | 第15-18页 |
|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19-24页 |
| ·冬小麦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19-22页 |
|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第19页 |
| ·试验地点 | 第19页 |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9-22页 |
| ·大豆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22-24页 |
|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 第22页 |
| ·试验地点 | 第22页 |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2-23页 |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冬小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4-37页 |
| ·植物多糖复合制剂对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24-27页 |
| ·净光合速率(Pn) | 第24页 |
| ·气孔导度(Gs) | 第24-25页 |
| ·胞间C0_2 浓度(Ci) | 第25-26页 |
| ·蒸腾速率(Tr) | 第26-27页 |
| ·植物多糖复合制剂对冬小麦叶绿素的影响 | 第27-28页 |
|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 | 第27页 |
| ·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 | 第27-28页 |
| ·植物多糖复合制剂对冬小麦灌浆速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 ·植物多糖复合制剂对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第29页 |
| ·植物多糖复合制剂对冬小麦养分运移的影响 | 第29-33页 |
| ·茎叶穗可溶性糖 | 第29-31页 |
| ·茎叶穗N、P 含量 | 第31-33页 |
| ·植物多糖复合制剂对冬小麦成熟期干物质分配及分配比的影响 | 第33-34页 |
| ·植物多糖复合制剂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 第34页 |
| ·小结 | 第34-37页 |
| 第四章 大豆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7-46页 |
| ·植物多糖复合制剂对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37-39页 |
| ·净光合速率(Pn) | 第37页 |
| ·气孔导度(Gs) | 第37-38页 |
| ·胞间C0_2 浓度(Ci) | 第38页 |
| ·蒸腾速率(Tr) | 第38-39页 |
| ·植物多糖复合制剂对大豆功能叶叶绿素的影响 | 第39-40页 |
| ·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 | 第39-40页 |
| ·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 | 第40页 |
| ·植物多糖复合制剂对大豆干物质运移及分配的影响 | 第40-43页 |
| ·对大豆叶片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对大豆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对大豆荚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42-43页 |
| ·不同制剂处理大豆地上部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 | 第43页 |
| ·植物多糖复合制剂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 第43-44页 |
| ·小结 | 第44-46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 ·结论 | 第46页 |
| ·展望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作者简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