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Abbreviation) | 第3-4页 |
目录 | 第4-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一章 、PCB降糖片处方前研究 | 第16-26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16-17页 |
(一)、实验药品和试剂 | 第16页 |
(二)、实验器材 | 第16-17页 |
(三)、实验动物和材料 | 第17页 |
1. 动物 | 第17页 |
2. 细胞株 | 第17页 |
二、方法与结果 | 第17-24页 |
(一)、细胞试验 | 第17-22页 |
1. 细胞培养 | 第17页 |
2. 细胞诱导分化 | 第17页 |
3. IR模型的制备 | 第17-18页 |
4. 药物对3T3-L1前脂肪细胞的增殖的影响(MTT法) | 第18-19页 |
5. 葡萄糖消耗实验 | 第19-22页 |
(二)、动物试验 | 第22-24页 |
1. 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22页 |
2. 实验分组与给药 | 第22页 |
3. 血糖测定 | 第22页 |
4. PCB对ALX诱导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 第22-24页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24-25页 |
四、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章 、PCB降糖片的提取工艺研究 | 第26-46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一)、实验药品和试剂 | 第26页 |
(二)、实验器材 | 第26页 |
(三)、实验动物和材料 | 第26-27页 |
1. 细胞株 | 第26-27页 |
二、方法与结果 | 第27-44页 |
(一)、PCB醇提工艺研究 | 第27-34页 |
1. 总黄酮方法学的建立 | 第27-28页 |
2. PCB乙醇提取工艺研究 | 第28-34页 |
(二)、PCB水提工艺研究 | 第34-44页 |
1. 没食子酸方法学的建立 | 第34-37页 |
2. PCB水提工艺研究 | 第37-42页 |
3. 细胞试验 | 第42-44页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44页 |
四、小结 | 第44-46页 |
第三章 、PCB降糖片的纯化工艺研究 | 第46-66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46-48页 |
(一)、实验药品和试剂 | 第46-47页 |
(二)、实验器材 | 第47页 |
(三)、实验动物和材料 | 第47-48页 |
1. 细胞株 | 第47-48页 |
二、方法与结果 | 第48-65页 |
(一)、总黄酮纯化工艺研究 | 第48-55页 |
1. 细胞试验 | 第48-50页 |
2. 大孔树脂纯化试验 | 第50-55页 |
(二)、多糖、多酚纯化工艺研究 | 第55-63页 |
1. PCB多糖方法学的建立 | 第55-56页 |
2. PCB多酚方法学的建立 | 第56-58页 |
3. 大孔树脂纯化试验 | 第58-63页 |
(三)、细胞试验 | 第63-65页 |
1. 细胞培养 | 第63页 |
2. 细胞诱导分化 | 第63页 |
3. IR模型的制备 | 第63-64页 |
4. 分组与给药 | 第64页 |
5. 葡萄糖消耗实验 | 第64-65页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65页 |
四、小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PCB降糖片的浓缩干燥工艺研究 | 第66-69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66页 |
(一)、实验药品和试剂 | 第66页 |
(二)、实验器材 | 第66页 |
二、方法与结果 | 第66-68页 |
(一)、水提液浓缩方法考察 | 第66-67页 |
(二)、浓缩温度考察 | 第67页 |
(三)、相对密度考察 | 第67页 |
(四)、干燥方法考察 | 第67-68页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68页 |
四、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PCB降糖片的制备工艺 | 第69-74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69页 |
(一)、实验药品和试剂 | 第69页 |
(二)、实验器材 | 第69页 |
二、方法与结果 | 第69-72页 |
(一)、PCB降糖片的处方研究 | 第69-72页 |
1. 原料的处理 | 第69页 |
2. 稀释剂的筛选 | 第69-70页 |
3. 稀释剂用量的筛选 | 第70页 |
4. 润湿剂的筛选 | 第70-71页 |
5. 润滑剂用量的筛选 | 第71页 |
6. 崩解剂用量的筛选 | 第71-72页 |
7. 颗粒休止角的测定 | 第72页 |
8. 处方确定 | 第72页 |
9. 服用剂量的计算 | 第72页 |
(二)、PCB降糖片的制备工艺 | 第72页 |
三、分析讨论 | 第72-73页 |
四、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PCB降糖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 第74-82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74页 |
(一)、实验药品和试剂 | 第74页 |
(二)、实验器材 | 第74页 |
二、方法与结果 | 第74-80页 |
(一)、辅料的质量标准 | 第74页 |
(二)、PCB药材质量标准 | 第74-78页 |
1. 鉴别 | 第74-75页 |
2. 含量测定 | 第75-78页 |
(三)、PCB降糖片质量标准 | 第78-80页 |
1. 性状 | 第78页 |
2. 鉴别 | 第78-79页 |
3. 含量测定 | 第79页 |
4. 重量差异的检查 | 第79页 |
5 崩解时限的检查 | 第79-80页 |
6. 重金属检查 | 第80页 |
7. 砷盐检查 | 第80页 |
8. 微生物限度检查 | 第80页 |
三、分析讨论 | 第80-81页 |
四、小结 | 第81-82页 |
第七章 、PCB降糖片初步稳定性研究 | 第82-86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82页 |
(一) 、实验药品和试剂 | 第82页 |
(二)、实验器材 | 第82页 |
二、方法与结果 | 第82-85页 |
(一)、影响因素试验 | 第82-85页 |
1. 高温试验 | 第82-83页 |
2. 高湿试验 | 第83-84页 |
3. 强光照试验 | 第84-85页 |
三、分析讨论 | 第85页 |
四、小结 | 第85-86页 |
全文总结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附图 | 第90-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文献综述 | 第99-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