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符合中子法测量贫化轴部件质量的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军控核查的背景及发展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本论文的意义及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铀的基本性质及铀部件的属性 | 第14-21页 |
·铀的基本性质 | 第14页 |
·核材料的基本探测方法 | 第14-15页 |
·铀部件的属性及其测量方法 | 第15-21页 |
·浓缩铀的存在 | 第15-16页 |
·铀材料的浓缩度 | 第16页 |
·铀部件的年龄 | 第16-17页 |
·铀部件的金属性 | 第17页 |
·铀部件的形状 | 第17页 |
·铀部件的质量 | 第17-21页 |
·时间关联符合法测量铀部件的质量 | 第18页 |
·有源缓发中子法测量铀部件的质量 | 第18-19页 |
·中子多重性测量分析法测量铀部件的质量 | 第19-20页 |
·有源符合中子法测量铀部件的质量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有源符合中子法的基本原理 | 第21-28页 |
·铀的裂变反应 | 第21-22页 |
·符合测量的基本原理 | 第22-23页 |
·符合计数率的理论公式 | 第23-24页 |
·中子的探测 | 第24-25页 |
·~3He正比计数管 | 第25-27页 |
·蒙特卡罗程序MCNP简介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实验条件及其模拟与优化 | 第28-55页 |
·实验设备及元件 | 第28-31页 |
·中子探测器 | 第28-29页 |
·Am-Be中子源 | 第29-30页 |
·贫化铀部件 | 第30-31页 |
·实验系统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1-35页 |
·中子探测器的模拟 | 第31-32页 |
·预想实验条件的模拟 | 第32-34页 |
·实验布局的初步改进 | 第34-35页 |
·屏蔽体的设计与优化 | 第35-50页 |
·屏蔽体结构的设计 | 第35-45页 |
·单圆柱固定屏蔽体 | 第36-37页 |
·双圆柱固定屏蔽体 | 第37-38页 |
·固定型屏蔽体的局限性 | 第38-40页 |
·圆柱形可移动屏蔽体 | 第40-42页 |
·圆锥形可移动屏蔽体 | 第42-45页 |
·屏蔽体材料的改进 | 第45-48页 |
·含硼聚乙烯材料 | 第45页 |
·复合材料 | 第45-48页 |
·实际屏蔽体的最终选定 | 第48-50页 |
·实验内容的模拟计算 | 第50-51页 |
·测量时间的初步确定 | 第51-52页 |
·各部件相对中子源等立体角条件的实现 | 第52-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实验测量及结果分析 | 第55-68页 |
·实验布局 | 第55-57页 |
·贫化铀部件的主动法测量 | 第57-61页 |
·等距实验 | 第57-60页 |
·等立体角比对实验 | 第60-61页 |
·贫化铀部件的被动法测量 | 第61-63页 |
·高浓铀部件的主动法测量 | 第63-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8-70页 |
·本论文的主要成果 | 第68页 |
·讨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附录:发表学术论文与参加学术交流情况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