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方法及分析框架 | 第12-13页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1.4.1 可能的创新 | 第14-15页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加工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2.1 贸易与环境关系的相关假说 | 第16-19页 |
2.1.1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假说 | 第16-17页 |
2.1.2 污染避难所假说 | 第17-19页 |
2.2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2.2.1 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 | 第19-20页 |
2.2.2 加工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 | 第20-21页 |
2.3 国内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2.4 文献简要述评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加工贸易影响环境的传导机制 | 第26-31页 |
3.1 加工贸易的规模效应 | 第26-27页 |
3.2 加工贸易的结构效应 | 第27-28页 |
3.3 加工贸易的技术效应 | 第28页 |
3.4 加工贸易环境效应的作用机理 | 第28-31页 |
第四章 长三角加工贸易对环境影响的现状 | 第31-39页 |
4.1 长三角加工贸易现状分析 | 第31-34页 |
4.1.1 长三角加工贸易的概况 | 第31-32页 |
4.1.2 长三角加工贸易的区域对比 | 第32-33页 |
4.1.3 长三角加工贸易的经济效应 | 第33-34页 |
4.2 长三角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 第34-36页 |
4.2.1 工业三废污染 | 第34-35页 |
4.2.2 大气污染 | 第35页 |
4.2.3 水体污染 | 第35-36页 |
4.2.4 土壤污染 | 第36页 |
4.3 加工贸易与环境污染的相关性 | 第36-39页 |
4.3.1 加工贸易与工业三废 | 第37页 |
4.3.2 加工贸易环境效应的区域对比 | 第37-39页 |
第五章 长三角加工贸易环境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39-52页 |
5.1 调查问卷设计 | 第39-43页 |
5.1.1 研究思路 | 第39页 |
5.1.2 调查对象选取及回收 | 第39-41页 |
5.1.3 问卷设计依据 | 第41-42页 |
5.1.4 影响因素和被影响因素设计 | 第42-43页 |
5.2 问卷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3-52页 |
5.2.1 个人综合信息部分—被调查者年龄与受教育程度 | 第43页 |
5.2.2 调查内容描述性统计分析—定性分析 | 第43-50页 |
5.2.3 调查内容描述性统计分析—定量分析 | 第50-52页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2-57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2-53页 |
6.1.1 长三角地区加工贸易是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 | 第52页 |
6.1.3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 第52-53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3-55页 |
6.2.1 调整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 | 第53页 |
6.2.2 参与技术合作,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 第53-54页 |
6.2.3 完善环境立法,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 第54-55页 |
6.2.4 加强区域合作,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 | 第55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附录A 加工贸易对环境影响的调查问卷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