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加工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6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方法及分析框架第12-13页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3-14页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4-16页
        1.4.1 可能的创新第14-15页
        1.4.2 存在的不足第15-16页
第二章 加工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6-26页
    2.1 贸易与环境关系的相关假说第16-19页
        2.1.1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假说第16-17页
        2.1.2 污染避难所假说第17-19页
    2.2 国外研究进展第19-21页
        2.2.1 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第19-20页
        2.2.2 加工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第20-21页
    2.3 国内研究进展第21-24页
    2.4 文献简要述评第24-26页
第三章 加工贸易影响环境的传导机制第26-31页
    3.1 加工贸易的规模效应第26-27页
    3.2 加工贸易的结构效应第27-28页
    3.3 加工贸易的技术效应第28页
    3.4 加工贸易环境效应的作用机理第28-31页
第四章 长三角加工贸易对环境影响的现状第31-39页
    4.1 长三角加工贸易现状分析第31-34页
        4.1.1 长三角加工贸易的概况第31-32页
        4.1.2 长三角加工贸易的区域对比第32-33页
        4.1.3 长三角加工贸易的经济效应第33-34页
    4.2 长三角环境污染现状分析第34-36页
        4.2.1 工业三废污染第34-35页
        4.2.2 大气污染第35页
        4.2.3 水体污染第35-36页
        4.2.4 土壤污染第36页
    4.3 加工贸易与环境污染的相关性第36-39页
        4.3.1 加工贸易与工业三废第37页
        4.3.2 加工贸易环境效应的区域对比第37-39页
第五章 长三角加工贸易环境效应的实证研究第39-52页
    5.1 调查问卷设计第39-43页
        5.1.1 研究思路第39页
        5.1.2 调查对象选取及回收第39-41页
        5.1.3 问卷设计依据第41-42页
        5.1.4 影响因素和被影响因素设计第42-43页
    5.2 问卷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3-52页
        5.2.1 个人综合信息部分—被调查者年龄与受教育程度第43页
        5.2.2 调查内容描述性统计分析—定性分析第43-50页
        5.2.3 调查内容描述性统计分析—定量分析第50-52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2-57页
    6.1 主要结论第52-53页
        6.1.1 长三角地区加工贸易是环境污染的原因之一第52页
        6.1.3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第52-53页
    6.2 政策建议第53-55页
        6.2.1 调整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第53页
        6.2.2 参与技术合作,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第53-54页
        6.2.3 完善环境立法,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第54-55页
        6.2.4 加强区域合作,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第55页
    6.3 研究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附录A 加工贸易对环境影响的调查问卷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自芬兰进口木结构建筑的分析及其启示--以芬兰木结构建筑企业在中国市场发展为例
下一篇:基于海外业务的多项目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问题研究--以A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