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

农村家庭多维贫困模糊测度研究--基于CHNS调查数据

内容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9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10页
        一、研究背景第8-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0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第10-16页
        一、国外多维贫困的研究现状第10-13页
        二、国内多维贫困的研究现状第13-16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第16-18页
        一、研究思路第16-17页
        二、研究框架第17页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第17-18页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8-19页
        一、论文创新之处第18页
        二、论文不足之处第18-19页
第二章 贫困理论概述及测度方法研究第19-31页
    第一节 贫困的相关理论及其演进第19-23页
        一、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第19-20页
        二、贫困线相关理论第20-22页
        三、多维贫困测度理论第22-23页
    第二节 贫困测度的基本方法第23-31页
        一、收入贫困测度方法第24-27页
        二、多维贫困测度方法第27-31页
第三章 多维贫困模糊测度方法第31-41页
    第一节FUZZY理论第31-32页
        一、Fuzzy的提出第31页
        二、模糊集合和隶属函数第31-32页
    第二节 模糊集方法第32-33页
    第三节 多维贫困指标体系第33-41页
        一、指标维度的确定第33-35页
        二、指标标准化第35-37页
        三、确定权重函数第37-39页
        四、模糊贫困指数的确定第39-41页
第四章 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的多维贫困模糊测度第41-56页
    第一节 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的贫困现状第41-49页
        一、基于收入的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第43-44页
        二、基于收入的一维贫困模糊测度第44-49页
    第二节 多维模糊贫困的统计计量第49-52页
        一、数据选取与样本分布第49-50页
        二、隶属函数极值的确定第50-51页
        三、模糊贫困指数测度结果第51-52页
    第三节 一维与多维贫困模糊测度结果比较第52-53页
    第四节 我国农村多维贫困原因分析第53-56页
        一、自然环境因素第53-54页
        二、社会历史原因第54页
        三、政策性因素第54-56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6-60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56-57页
    第二节 相关政策建议第57-60页
        一、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57页
        二、加强对我国农村地区教育投入,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第57-58页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全面的社会救助体系第58页
        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宗教与科学:陈撄宁仙学思想研究
下一篇:劳动力供给质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