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 1.1 世界和我国的农药概况 | 第12-13页 |
| 1.2 农药创制的意义和必要性 | 第13-14页 |
| 1.3 二氯烯丙醚类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 1.3.1 二氯烯丙醚类杀虫剂啶虫丙醚的创制经纬 | 第14-15页 |
| 1.3.2 国内外对二氯烯丙醚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 1.3.3 二氯烯丙醚类衍生物研究展望 | 第19页 |
| 1.4 肟醚类农药活性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 1.4.1 国内外对肟醚类农药活性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 第20-23页 |
| 1.4.2 肟醚类衍生物研究展望 | 第23页 |
| 1.5 课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6页 |
| 1.5.1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23-24页 |
|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含嘧啶杂环的二氯烯丙醚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 第26-43页 |
| 2.1 含嘧啶杂环的二氯烯丙醚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26-30页 |
| 2.1.1 合成路线 | 第26-28页 |
| 2.1.2 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 2.2 生物活性测定 | 第30-32页 |
| 2.2.1 杀虫活性测定方法 | 第30-31页 |
| 2.2.2 杀菌活性测定方法 | 第31页 |
| 2.2.3. 除草活性测定方法 | 第31-32页 |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42页 |
| 2.3.1 目标化合物Ⅰ的化学结构和物化性质 | 第32-33页 |
| 2.3.2 波谱性质及解析 | 第33-38页 |
| 2.3.3 合成反应的研究 | 第38页 |
| 2.3.4 目标化合物Ⅰ的生物活性 | 第38-42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三章 含喹啉杂环的二氯烯丙醚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 第43-58页 |
| 3.1 含喹啉杂环的二氯烯丙醚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44-47页 |
| 3.1.1 合成路线 | 第44-45页 |
| 3.1.2 实验部分 | 第45-47页 |
| 3.2 生物活性测定 | 第47页 |
| 3.2.1 杀虫活性测定方法 | 第47页 |
| 3.2.2 杀菌活性测定方法 | 第47页 |
| 3.2.3 除草活性测定方法 | 第47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7页 |
| 3.3.1 目标化合物Ⅱ的化学结构和物化性质 | 第47-48页 |
| 3.3.2 波谱性质及解析 | 第48-52页 |
| 3.3.3 合成反应的研究 | 第52-53页 |
| 3.3.4 目标化合物Ⅱ的生物活性 | 第53-57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四章 含肟醚结构的二氯烯丙醚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 第58-72页 |
| 4.1 含肟醚结构的二氯烯丙醚类化合物的合成 | 第58-61页 |
| 4.1.1 合成路线 | 第58-59页 |
| 4.1.2 实验部分 | 第59-61页 |
| 4.2 生物活性测定 | 第61页 |
| 4.2.1 杀虫活性测定方法 | 第61页 |
| 4.2.2 杀菌活性测定方法 | 第61页 |
| 4.2.3 除草活性测定方法 | 第61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1-71页 |
| 4.3.1 目标化合物Ⅲ的化学结构和物化性质 | 第61-62页 |
| 4.3.2 波谱性质及解析 | 第62-67页 |
| 4.3.3 目标化合物Ⅲ的生物活性 | 第67-71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结语与建议 | 第72-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