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3.1 国外综述 | 第11-13页 |
1.3.2 国内综述 | 第13-16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6 创新点 | 第17-19页 |
2 相关基础理论概述 | 第19-28页 |
2.1 农业供应链金融 | 第19-25页 |
2.1.1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概念 | 第19-20页 |
2.1.2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运作特征与效益 | 第20-21页 |
2.1.3 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的主要运作模式 | 第21-25页 |
2.2 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 | 第25-28页 |
2.2.1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的理解 | 第25-26页 |
2.2.2 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含义 | 第26页 |
2.2.3 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特征 | 第26-28页 |
3 农业供应链金融运作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 第28-33页 |
3.1 面向农户生产环节的农业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分析 | 第28-31页 |
3.1.1 面临的主要风险 | 第28页 |
3.1.2 结合具体运作模式的风险成因分析 | 第28-31页 |
3.2 面向农产品加工环节的农业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分析 | 第31-32页 |
3.2.1 面临的主要风险 | 第31页 |
3.2.2 结合具体运作模式的风险成因分析 | 第31-32页 |
3.3 面向农产品经销环节的农业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分析 | 第32页 |
3.3.1 面临的主要风险 | 第32页 |
3.3.2 结合具体运作模式的风险成因分析 | 第32页 |
3.4 本章说明 | 第32-33页 |
4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防范机制 | 第33-47页 |
4.1 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3-39页 |
4.1.1 农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定依据 | 第33页 |
4.1.2 农业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3-39页 |
4.2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信用风险剖析过程 | 第39-47页 |
4.2.1 数据来源及信度分析 | 第39页 |
4.2.2 因子分析 | 第39-47页 |
5 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过程控制和应对 | 第47-50页 |
5.1 农业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过程控制 | 第47-48页 |
5.1.1 完善好相应配套的外部制度体系 | 第47页 |
5.1.2 控制好农业供应链金融运行过程中的资金流 | 第47-48页 |
5.1.3 协调好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各方参与者 | 第48页 |
5.2 农业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处置 | 第48-50页 |
5.2.1 应急处置的主要内容 | 第48页 |
5.2.2 处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第48-5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0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A | 第57-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