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

抗肿瘤蛋白的筛选、鉴定及抗肿瘤多肽的优化设计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3-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7页
    1、蜂王浆活性蛋白研究第17-20页
        1.1 蜂王浆的化学组成第17页
        1.2 蜂王浆的生物活性第17-19页
            1.2.1 蜂王浆的抗衰老活性第17-18页
            1.2.2 蜂王浆的免疫活性第18页
            1.2.3 蜂王浆的抗肿瘤作用第18页
            1.2.4 蜂王浆的抗菌活性第18页
            1.2.5 其他生物活性用第18-19页
        1.3 蜂王浆生物活性蛋白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9页
        1.4 论文选题的内容目的及意义第19-20页
    2、抗肿瘤多肽的优化设计及活性研究第20-27页
        2.1 癌症与抗肿瘤多肽第20页
        2.2 抗肿瘤多肽的作用机制第20-21页
        2.3 抗肿瘤多肽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24页
            2.3.1 抗肿瘤多肽的二级结构第21-22页
            2.3.2 抗肿瘤多肽的生物活性第22-23页
                2.3.2.1 抗肿瘤的抗菌活性第22-23页
                2.3.2.2 抗肿瘤多肽细胞毒性第23页
                2.3.2.3 抗肿瘤多肽的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研究第23页
            2.3.3 抗肿瘤多肽活性机理研究第23-24页
                2.3.3.1 细胞凋亡原理第24页
                2.3.3.2 细胞膜裂解原理第24页
        2.4 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24-27页
第二章 蜂王浆活性蛋白的筛选、分离与鉴定第27-51页
    1、实验仪器与材料第27-28页
        1.1 实验仪器第27页
        1.2 实验材料第27-28页
    2、蜂王浆活性蛋白的筛选、分离与鉴定的实验方法第28-35页
        2.1 蜂王浆分级提取第28-29页
        2.2 SDS-PAGE实验第29-30页
        2.3 细胞毒性实验方法第30-31页
        2.4 蜂王浆的细胞毒性第31-32页
        2.5 蛋白酶解第32页
        2.6 蜂王浆醇溶蛋白的高效液相(HPLC)分离第32-33页
        2.7 葡聚糖凝胶色谱(GPC)分离第33页
        2.8 蛋白质鉴定(Protein Identification)检测第33-34页
        2.9 Edman降解第34页
        2.10 细胞流式实验检测细胞凋亡第34-35页
    3、蜂王浆活性蛋白筛选、分离与鉴定的结果与分析第35-51页
        3.1 蜂王浆蛋白的提取与分析第35-37页
            3.1.1 蜂王浆蛋白质初步提取的结果第35-36页
            3.1.2 SDS-PAGE分析蜂王浆蛋白质组分的结果第36-37页
        3.2 蜂王浆活性蛋白的筛选第37-42页
            3.2.1 细胞MTT实验筛选蜂王浆活性蛋白的结果第37-38页
            3.2.2 两种蜂王浆醇溶蛋白的活性对比第38-41页
            3.2.3 酶解法分析蜂王浆醇溶蛋白的活性片段的结果第41-42页
        3.3 蜂王浆醇溶蛋白纯化的结果与分析第42-45页
            3.3.1 高效液相色谱纯化蜂王浆醇溶蛋白的结果第43页
            3.3.2 葡聚糖凝胶色谱法纯化蜂王浆醇溶蛋白的结果第43-45页
        3.4 蜂王浆醇溶蛋白纯化组分的的定性检测结果第45-47页
            3.4.1 蛋白质鉴定(Protein Identification)检测RJF的同源性第45-46页
            3.4.2 Edman降解检测RJF的一级结构第46-47页
        3.5 RJF的活性结果分析第47-48页
            3.5.1 RJF的抗菌活性实验结果分析第47页
            3.5.2 RJF的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分析第47-48页
        3.6 RJF细胞凋亡实验结果分析第48-50页
        3.7 蜂王浆活性蛋白筛选、分离鉴定的结果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抗肿瘤多肽的优化设计与活性研究第51-79页
    1、抗肿瘤多肽的优化设计与活性研究实验第51-57页
        1.1 多肽优化设方法第51-53页
        1.2 多肽的合成与制备第53-54页
        1.3 多肽二级结构观察第54-55页
        1.4 多肽最低抑菌浓度第55页
        1.5 多肽的细胞毒性(MTT)第55-56页
        1.6 乳酸脱氢酶释放(LDH)第56页
        1.7 细胞流式实验检测细胞凋亡第56页
        1.8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死/活细胞染色第56-57页
    2、抗肿瘤多肽优设计结果第57-79页
        2.1 多肽优化设计结果第57-62页
            2.1.1 多肽合成与制备结果第57-60页
            2.1.2 ILA系列与ILV系列的质谱鉴定结果第60-62页
        2.2 ILA系列与ILV系列的结构与疏水性分析结果第62-67页
            2.2.1 ILA系列与ILV系列的二级结构观察结果第62-66页
            2.2.2 ILA系列与ILV系列多肽的空间结构与疏水性结果分析第66-67页
        2.3 ILA系列与ILV系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7-69页
        2.4 多肽的细胞毒性(MTT)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9-73页
            2.4.1 ILA系列多肽的细胞毒性(MTT)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9-70页
            2.4.2 ILV系列多肽的细胞毒性(MTT)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0-71页
            2.4.3 缩短序列系列多肽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1-72页
            2.4.4 LKA模式多肽的细胞毒性(MTT)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2-73页
        2.5 多肽的细胞活性机理研究第73-76页
            2.5.1 ILA系列多肽的乳酸脱氢酶释放(LDH)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4页
            2.5.2 ILA系列多肽的细胞凋亡实验第74-75页
            2.5.3 ILA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死/活细胞的染色结果与分析第75-76页
        2.6 抗肿瘤多肽的优化设计与活性研究的小结第76-79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致谢第85-87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第87-89页
作者简介第89页
作者导师介绍第89-91页
附件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脂肪酶的生物制备以及复合脂肪酶系的筛选
下一篇:SY公司乙二醇项目财务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