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2页 |
1 中药有效成分--葛根素 | 第10-13页 |
·葛根素简介 | 第10-11页 |
·葛根素药用价值 | 第11页 |
·葛根素制剂及应用局限 | 第11-12页 |
·葛根素药物改造 | 第12-13页 |
2 葛根素微生物转化 | 第13-17页 |
·微生物转化概述 | 第13-14页 |
·微生物转化的特点 | 第14-15页 |
·微生物转化方法及实验路线 | 第15-16页 |
·葛根素微生物转化研究 | 第16-17页 |
3 固定化酶及其应用 | 第17-22页 |
·固定化概述 | 第17-18页 |
·传统固定化方法 | 第18-20页 |
·新的固定化技术 | 第20页 |
·固定化酶的应用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微生物糖基化葛根素的小试研究 | 第22-38页 |
第一节 工业培养基 | 第22-29页 |
1 引言 | 第22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2-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6-29页 |
第二节 微生物培养和转化研究 | 第29-32页 |
1 引言 | 第29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9-30页 |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2页 |
第三节 葛根素转化产物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 第32-37页 |
1 引言 | 第32页 |
2 材料方法 | 第32-35页 |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5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5-37页 |
第四节 本章总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葛根素糖基化酶的固定化研究 | 第38-58页 |
第一节 固定化方法的筛选 | 第38-45页 |
1 引言 | 第38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38-42页 |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主要试剂 | 第39页 |
·实验仪器 | 第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2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5页 |
·固定化方法的筛选 | 第42页 |
·交联载体的可行性研究 | 第42-45页 |
第二节 DEAE-纤维素固定化葛根素糖基化酶的条件研究 | 第45-49页 |
1 引言 | 第45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45-46页 |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主要试剂 | 第45页 |
·实验仪器 | 第45-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6-49页 |
·加酶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吸附pH的影响 | 第47-49页 |
第三节 固定化葛根素糖基化酶的性质研究 | 第49-57页 |
1 引言 | 第49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49-51页 |
·实验材料 | 第49页 |
·主要试剂 | 第49-50页 |
·实验仪器 | 第50页 |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51-57页 |
·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 | 第51-52页 |
·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pH | 第52-53页 |
·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 | 第53-54页 |
·固定化酶的pH稳定性 | 第54-55页 |
·固定化酶的操作稳定性 | 第55-56页 |
·固定化酶的贮存稳定性 | 第56-57页 |
第四节 本章总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1 结论 | 第58页 |
2 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