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城市风貌评价与发展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 1.1 论文缘起 | 第8页 |
| 1.2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 1.2.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 1.3 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9页 |
| 1.3.2 研究对象 | 第9-10页 |
| 1.3.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 第11-15页 |
| 1.4.1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1-14页 |
| 1.4.2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 1.4.3 国内外研究总结 | 第15页 |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5-18页 |
| 1.5.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1.5.2 研究框架 | 第16-18页 |
| 第2章 城市风貌系统的组成部分 | 第18-25页 |
| 2.1 城市人工风貌 | 第18-22页 |
| 2.1.1 城市空间形态 | 第19-21页 |
| 2.1.2 城市建筑风貌 | 第21页 |
| 2.1.3 城市公共设施 | 第21-22页 |
| 2.2 城市自然风貌 | 第22-24页 |
| 2.2.1 山岳 | 第22-23页 |
| 2.2.2 水体 | 第23页 |
| 2.2.3 地形与地貌 | 第23-24页 |
| 2.2.4 绿化 | 第24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林芝城市风貌现状 | 第25-42页 |
| 3.1 林芝市整体概述 | 第25-28页 |
| 3.1.1 自然人文资源 | 第26页 |
| 3.1.2 历史进程 | 第26-27页 |
| 3.1.3 社会经济 | 第27页 |
| 3.1.4 城市风貌发展优势 | 第27-28页 |
| 3.2 林芝城市风貌影响因素 | 第28-31页 |
| 3.2.1 筛选原则 | 第28页 |
| 3.2.2 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确定 | 第28-31页 |
| 3.3 林芝城市民族宗教风貌现状 | 第31-33页 |
| 3.3.1 宗教礼仪空间 | 第32页 |
| 3.3.2 民俗文化街区 | 第32-33页 |
| 3.3.3 宗教与民俗活动 | 第33页 |
| 3.4 城市人工环境风貌现状 | 第33-40页 |
| 3.4.1 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现状 | 第33-34页 |
| 3.4.2 城市主要街道现状 | 第34-36页 |
| 3.4.3 城市开放空间现状 | 第36-37页 |
| 3.4.4 城市建筑风貌现状 | 第37-40页 |
| 3.5 城市自然风貌现状 | 第40-41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林芝城市风貌评价分析 | 第42-80页 |
| 4.1 城市风貌评价框架构成 | 第42-44页 |
| 4.1.1 林芝城市风貌评价流程 | 第42页 |
| 4.1.2 评价方法 | 第42-43页 |
| 4.1.3 评价因子的筛选与分类 | 第43-44页 |
| 4.2 林芝城市人工风貌评价 | 第44-73页 |
| 4.2.1 城市空间结构 | 第44-47页 |
| 4.2.2 城市开放空间 | 第47-53页 |
| 4.2.3 城市道路与街区环境 | 第53-61页 |
| 4.2.4 城市建筑风貌 | 第61-73页 |
| 4.3 林芝城市自然风貌评价 | 第73-75页 |
| 4.3.1 城市自然山水风貌 | 第73-74页 |
| 4.3.2 城市绿化风貌 | 第74-75页 |
| 4.4 林芝城市风貌建设的突出问题 | 第75-78页 |
| 4.4.1 块状问题 | 第75-76页 |
| 4.4.2 带状问题 | 第76-78页 |
| 4.4.3 面状问题 | 第78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第5章 林芝城市风貌建构发展 | 第80-92页 |
| 5.1 城市开放空间形态风貌建构 | 第80-81页 |
| 5.1.1 城市公园 | 第80页 |
| 5.1.2 城市级广场 | 第80-81页 |
| 5.1.3 区域级广场 | 第81页 |
| 5.2 城市道路与街区环境风貌建构 | 第81-84页 |
| 5.2.1 城市主要交通干道 | 第81-82页 |
| 5.2.2 城市次要交通干道 | 第82页 |
| 5.2.3 城市滨河景观道路 | 第82-83页 |
| 5.2.4 步行街 | 第83-84页 |
| 5.3 城市建筑风貌的建构 | 第84-90页 |
| 5.3.1 建筑形态 | 第84-87页 |
| 5.3.2 建筑高度 | 第87-89页 |
| 5.3.3 建筑色彩 | 第89-90页 |
| 5.4 城市自然环境风貌建构 | 第90-91页 |
| 5.4.1 比日神山景观风貌 | 第90-91页 |
| 5.4.2 尼洋河沿岸水体景观风貌 | 第91页 |
| 5.4.3 城市绿化及景观节点风貌 | 第91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 结论 | 第92-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99页 |
| 致谢 | 第99-100页 |
| 附录 | 第100-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