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

分层控制体系下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9-14页
        1.1.1 我国现阶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的问题第9-10页
        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新要求第10-12页
        1.1.3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的新要求第12-13页
        1.1.4 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新要求第13-14页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1.2.1 研究的目的第14-15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15页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5-16页
        1.3.1 研究的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的方法第16页
    1.4 与论文有关的概念阐述第16-18页
        1.4.1 分层控制第16-17页
        1.4.2 控制性详细规划第17-18页
    1.5 论文研究框架第18页
    1.6 本章小结第18-19页
2、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理论研究第19-52页
    2.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理论第19-23页
        2.1.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历程第19-20页
        2.1.2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征第20-21页
        2.1.3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内容第21页
        2.1.4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方式第21页
        2.1.5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相关研究第21-23页
    2.2 国外、港台地区类似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理论研究第23-36页
        2.2.1 美国——区划法第23-26页
        2.2.2 日本——土地使用区划第26-31页
        2.2.3 香港——地区规划第31-35页
        2.2.4 国外、港台地区规划编制比较研究第35-36页
    2.3 国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理论研究第36-51页
        2.3.1 南京——“6211”重要强制性内容第36-41页
        2.3.2 武汉——控规导则与控规细则第41-46页
        2.3.3 厦门——分区与分层控制第46-50页
        2.3.4 国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比较研究第50-51页
    2.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3、基于分层控制的大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体系第52-62页
    3.1 大连规划编制体系第52-54页
        3.1.1 大连城市概况第52页
        3.1.2 大连规划体系第52-54页
    3.2 分层体系第54-57页
        3.2.1 片区划分第54-55页
        3.2.2 单元划分第55-56页
        3.2.3 街坊划分第56页
        3.2.4 地块划分第56-57页
    3.3 控制体系第57-58页
        3.3.1 控制内容第57-58页
        3.3.2 控制方法第58页
    3.4 编制体系第58-60页
        3.4.1 单元控规编制内容第58-60页
        3.4.2 基础性规划编制内容第60页
    3.5 成果体系第60-61页
        3.5.1 单元控规成果要求第60-61页
        3.5.2 基础性规划成果要求第61页
    3.6 本章小结第61-62页
4、分层控制体系下的大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编制实践研究第62-90页
    4.1 老城区实践研究——以沙河口片区1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第62-82页
        4.1.1 沙河口片区1单元的基本概况第62-64页
        4.1.2 沙河口片区1单元控规编制第64-73页
        4.1.3 沙河口片区1单元基础性规划编制第73-81页
        4.1.4 沙河口片区1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征分析第81-82页
    4.2 新区实践研究——以革镇堡北片区1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第82-89页
        4.2.1 革镇堡北片区1单元的基本情况第82-83页
        4.2.2 革镇堡北片区1单元控规编制第83-89页
        4.2.3 革镇堡北片区1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征分析第89页
    4.3 本章小结第89-90页
5、结论与展望第90-92页
    5.1 主要结论第90页
    5.2 本文创新点第90-91页
    5.3 不足与展望第91-92页
        5.3.1 本文存在的不足与反思第91页
        5.3.2 下一步展望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5页
图表索引第95-9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99-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纵向整合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与研究
下一篇:尊重自然属性的城市滨海空间规划策略研究--以大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