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光OFDM帧内信号的时域调整技术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8页
专用术语注释表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光OFDM技术概述第9-10页
    1.2 OFDM在光通信中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OFDM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页
    1.4 论文的内容安排第11-12页
    1.5 本文主要工作及成果第12-13页
第二章 OFDM 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第13-29页
    2.1 OFDM系统介绍第13-19页
        2.1.1 OFDM 技术的基本原理第13-15页
        2.1.2 OFDM 技术的解调第15页
        2.1.3 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反变换在 OFDM 系统中的应用第15-17页
        2.1.4 OFDM 中的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第17-18页
        2.1.5 OFDM 的信道估计和信道编码第18-19页
        2.1.6 OFDM 基本参数选择第19页
    2.2 信号越界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19-23页
        2.2.1 影响傅里叶变换的因素第20页
        2.2.2 模拟仿真第20-22页
        2.2.3 信号越过保护间隔对系统的影响第22-23页
    2.3 OFDM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的分析与推导第23-28页
        2.3.1 OFDM 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的研究目的第23页
        2.3.2 OFDM 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的公式推导第23-26页
        2.3.3 OFDM 信号时域调整前后对比图第26-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直流偏置光 OFDM 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第29-38页
    3.1 OFDM 在光通信中的系统模型第29-30页
    3.2 直流偏置光 OFDM 在可见光通信中的应用第30-31页
    3.3 直流偏置光 OFDM 的系统介绍第31-34页
        3.3.1 DCO-OFDM 的系统结构和基本原理第32-33页
        3.3.2 DCO-OFDM 信号的模拟仿真第33页
        3.3.3 越界对 DCO-OFDM 信号的影响第33-34页
    3.4 DCO-OFDM 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的分析与推导第34-37页
        3.4.1 DCO-OFDM 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的理论推导第34-36页
        3.4.2 DCO-OFDM 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的时域仿真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非对称限幅光 OFDM 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第38-46页
    4.1 非对称限幅光 OFDM 的系统介绍第38-43页
        4.1.1 ACO-OFDM 的系统结构及基本原理第38-41页
        4.1.2 ACO-OFDM 与 DCO-OFDM 的比较第41页
        4.1.3 ACO-OFDM 信号的模拟仿真第41-42页
        4.1.4 越界对 ACO-OFDM 信号的影响第42-43页
    4.2 ACO-OFDM 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的分析与推导第43-45页
        4.2.1 ACO-OFDM 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的理论推导第43-44页
        4.2.2 ACO-OFDM 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的时域仿真第44-45页
    4.3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光 OFDM 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的性能仿真第46-51页
    5.1 OFDM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的性能仿真第46-47页
        5.1.1 仿真参数第46页
        5.1.2 仿真结果第46-47页
    5.2 DCO-OFDM 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的性能仿真第47-48页
        5.2.1 仿真参数第47-48页
        5.2.2 性能仿真结果第48页
    5.3 ACO-OFDM 信号时域调整技术的性能仿真第48-50页
        5.3.1 系统模型与仿真参数第49页
        5.3.2 性能仿真结果第49-50页
    5.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3页
    6.1 工作总结第51-52页
    6.2 工作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56-57页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57-58页
附录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可信度的协作频谱检测算法研究
下一篇:预编码多用户多进多出式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