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基于GIS的岷江上游汶川—叠溪河段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9-11页
第1章 前言第11-17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页
        1.3.2 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2章 工程环境条件第17-32页
    2.1 自然地理条件第17-20页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第17-18页
        2.1.2 气象与水文第18-20页
    2.2 工程地质条件第20-30页
        2.2.1 地形地貌第20-22页
        2.2.2 地层岩性第22-24页
        2.2.3 地质构造第24-28页
        2.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第28-30页
        2.2.5 水文地质特征第30页
    2.3 社会环境条件第30-32页
        2.3.1 社会经济概况第30-31页
        2.3.2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第31-32页
第3章 汶川-叠溪河段滑坡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第32-65页
    3.1 概述第32-35页
    3.2 滑坡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第35-37页
        3.2.1 滑坡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第35-36页
        3.2.2 滑坡地质灾害时间分布特征第36-37页
    3.3 典型滑坡分析第37-52页
        3.3.0 概述第37-38页
        3.3.1 威州镇南沟滑坡(顺向坡)第38-41页
        3.3.2 周场坪滑坡(斜向坡)第41-44页
        3.3.3 马脑顶滑坡(横向坡)第44-47页
        3.3.4 牟托滑坡(逆向坡)第47-52页
    3.4 汶川-叠溪河段滑坡地质灾害控制因素分析第52-65页
        3.4.1 滑坡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的关系第52-56页
        3.4.2 滑坡地质灾害与地层岩性的关系第56-59页
        3.4.3 滑坡地质灾害与地质构造的关系第59-60页
        3.4.4 滑坡地质灾害与河流水系的关系第60-62页
        3.4.5 滑坡地质灾害与降雨的关系第62页
        3.4.6 滑坡地质灾害与地震的关系第62-63页
        3.4.7 滑坡地质灾害与人类工程活动的关系第63-65页
第4章 汶川-叠溪河段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第65-79页
    4.1 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基本原理与方法第65-67页
        4.1.1 评价目的第65页
        4.1.2 评价基本原理第65-66页
        4.1.3 评价方法选取第66页
        4.1.4 评价流程第66-67页
    4.2 构建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第67-76页
        4.2.1 选取评价因子第67页
        4.2.2 选取评价单元第67-68页
        4.2.3 基于信息量法确定各指标信息量值第68-71页
        4.2.4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第71-75页
        4.2.5 计算各评价因子信息权值第75-76页
    4.3 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第76-79页
        4.3.1 基于 GIS 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第76-78页
        4.3.2 分析评价结果第78-79页
第5章 结论第79-81页
致谢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澜沧江苗尾水电站右坝肩边坡倾倒岩体开挖变形响应及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温泉水中铁价态分析方法及其价态变化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