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罗仓地区下石炭统永珠组划分及相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8-13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依据及项目来源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9-10页 |
1.2.1 研究区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存在问题 | 第1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5 论文工作量 | 第12-13页 |
第2章 区域概况 | 第13-19页 |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第13-14页 |
2.2 大地构造位置 | 第14页 |
2.3 地层 | 第14-17页 |
2.4 构造 | 第17页 |
2.5 岩浆岩 | 第17-19页 |
第3章 永珠组特征 | 第19-34页 |
3.1 岩石地层 | 第19-31页 |
3.1.1 剖面列述 | 第19-26页 |
3.1.2 永珠组的岩石组合特征 | 第26-31页 |
3.2 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 | 第31-33页 |
3.2.1 生物地层特征 | 第31页 |
3.2.2 永珠组年代讨论 | 第31-33页 |
3.3 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沉积相分析 | 第34-45页 |
4.1 浅海陆棚沉积相 | 第34-41页 |
4.1.1 内陆棚亚相 | 第34-41页 |
4.1.2 外陆棚亚相 | 第41页 |
4.2 无障壁滨岸相-近滨亚相 | 第41-44页 |
4.3 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永珠组物源区构造背景探讨 | 第45-56页 |
5.1 永珠组砂岩组成 | 第45-47页 |
5.2 永珠组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47-54页 |
5.2.1 常量元素特征 | 第47-53页 |
5.2.2 稀土元素特征 | 第53-54页 |
5.3 物源区构造背景探讨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