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背景及立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数据互联技术 | 第11-12页 |
1.2.2 航迹互联技术 | 第12-13页 |
1.2.3 航迹融合技术 | 第13-15页 |
1.2.4 交互式界面设计 | 第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数据预处理 | 第17-25页 |
2.1 基于坐标变换的空间配准 | 第17-20页 |
2.1.1 常用坐标系介绍 | 第17-18页 |
2.1.2 极-直坐标变换 | 第18-20页 |
2.2 时间配准 | 第20-23页 |
2.2.1 概述 | 第20-21页 |
2.2.2 基于 Kalman 滤波的三点抛物线插值法 | 第21-23页 |
2.3 其他预处理技术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数据互联以及目标跟踪 | 第25-39页 |
3.1 航迹起始 | 第25-27页 |
3.1.1 起始波门 | 第25-26页 |
3.1.2 基于修正的 3/4 逻辑法 | 第26-27页 |
3.1.3 仿真分析 | 第27页 |
3.2 杂波环境下机动目标跟踪 | 第27-38页 |
3.2.1 联合概率数据互联算法 | 第28-31页 |
3.2.2 交互式多模型机动目标跟踪 | 第31-35页 |
3.2.3 IMM-JPDA 算法 | 第35-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目标状态估计 | 第39-62页 |
4.1 模糊因素集和隶属度函数 | 第39-41页 |
4.1.1 模糊因素集 | 第39-40页 |
4.1.2 隶属度函数 | 第40-41页 |
4.1.3 关联质量 | 第41页 |
4.1.4 关联度量 | 第41页 |
4.2 基于模糊数学的航迹关联算法 | 第41-45页 |
4.2.1 模糊双门限法 | 第41-42页 |
4.2.2 模糊综合函数 | 第42-43页 |
4.2.3 模糊综合决策 | 第43页 |
4.2.4 模糊函数法 | 第43-44页 |
4.2.5 仿真分析 | 第44-45页 |
4.3 Hopfield 神经网络航迹关联 | 第45-56页 |
4.3.1 Hopfield 神经网络 | 第47-48页 |
4.3.2 Hopfield 神经网络航迹互联法 | 第48-53页 |
4.3.3 仿真分析 | 第53-56页 |
4.4 航迹融合 | 第56-61页 |
4.4.1 基于模糊数学的动态权值融合算法 | 第56-57页 |
4.4.2 简单航迹融合算法 | 第57-58页 |
4.4.3 其他航迹融合算法 | 第58-59页 |
4.4.4 仿真分析 | 第59-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显示界面设计 | 第62-68页 |
5.1 显示终端 | 第62页 |
5.2 显示模块设计 | 第62-63页 |
5.3 显示界面运行结果 | 第63-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