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法律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股权激励制度概述与发展 | 第8-12页 |
1.1 股权激励基本理论 | 第8-9页 |
1.1.1 股权激励的委托——代理理论 | 第8页 |
1.1.2 股权激励的人力资本理论 | 第8-9页 |
1.1.3 股权激励的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9页 |
1.2 股权激励制度的发展 | 第9-10页 |
1.3 股权激励在当代的规范发展历程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我国股权激励的相关研究与实践 | 第12-19页 |
2.1 我国股权激励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2.2 我国股权激励实践模式汇总 | 第13-17页 |
2.2.1 股票期权模式 | 第13页 |
2.2.2 限制性股权激励模式 | 第13-14页 |
2.2.3 虚拟股票模式 | 第14页 |
2.2.4 业绩股票模式 | 第14页 |
2.2.5 账面价值增值权模式 | 第14-15页 |
2.2.6 期股模式 | 第15页 |
2.2.7 影子股票模式 | 第15页 |
2.2.8 延期支付模式 | 第15页 |
2.2.9 储蓄——股票参与计划模式 | 第15-16页 |
2.2.10 动态股权激励模式 | 第16页 |
2.2.11 间接激励模式 | 第16-17页 |
2.3 我国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现状 | 第17-19页 |
第三章 我国实施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 | 第19-24页 |
3.1 我国股权激励实施中法律环境问题 | 第19页 |
3.2 股权激励中股权行使条件设计的问题 | 第19-20页 |
3.3 董事会权力滥用的问题 | 第20页 |
3.4 行权后抛售所持股权的问题 | 第20-21页 |
3.5 涉嫌非法集资的问题 | 第21-22页 |
3.6 公司章程使用的问题 | 第22页 |
3.7 信息披露问题 | 第22-24页 |
第四章 构建与完善股权激励制度之建议 | 第24-31页 |
4.1 股权激励制度法律环境的建议 | 第24-25页 |
4.1.1 加强法制建设 | 第24页 |
4.1.2 加强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建设 | 第24-25页 |
4.1.3 加强政府监管和执法力度建设 | 第25页 |
4.2 股权激励行权条件应有法律层面的指导意见 | 第25-26页 |
4.3 股权激励计划应经审批 | 第26页 |
4.4 针对激励对象抛售股权的建议 | 第26-28页 |
4.4.1 股权激励计划效果保障的必要性 | 第26-27页 |
4.4.2 《公司法》层面的建议 | 第27页 |
4.4.3 《劳动合同法》层面的建议 | 第27-28页 |
4.5 规范的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 第28-29页 |
4.6 应制定合理合规的公司章程并同步备案 | 第29页 |
4.7 针对完善股权激励计划监管的建议 | 第29-30页 |
4.8 制定完善的企业信息报告制度与披露制度 | 第30-31页 |
总结 | 第31-3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