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言 | 第10-14页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我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现状和问题 | 第14-19页 |
第一节 我国《反垄断法》实施情况——以 2013 年为例 | 第14-16页 |
第二节 我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现状 | 第16-17页 |
一、 立法现状 | 第16-17页 |
二、 执行现状 | 第17页 |
第三节 我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存在的问题 | 第17-19页 |
一、 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 第17-18页 |
二、 私人主体缺乏提起反垄断民事诉讼的积极性 | 第18页 |
三、 反垄断私人监督力度不够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基本原理 | 第19-29页 |
第一节 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界定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方式 | 第20-22页 |
一、 反垄断私人诉讼 | 第20-21页 |
二、 反垄断私人监督 | 第21-22页 |
三、 反垄断私人裁判 | 第22页 |
第三节 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学理基础 | 第22-24页 |
一、 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法理基础 | 第22-23页 |
二、 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经济学基础 | 第23-24页 |
第四节 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优势和局限性 | 第24-29页 |
一、 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优势 | 第25-27页 |
二、 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缺陷 | 第27-28页 |
三、 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缺陷的克服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美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的经验和启示 | 第29-34页 |
第一节 美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的特色 | 第29-32页 |
一、 强制性三倍损害赔偿制度 | 第29-30页 |
二、 集团诉讼制度 | 第30-31页 |
三、 风险代理制度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对美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的评价 | 第32页 |
第三节 美国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的路径分析 | 第34-46页 |
第一节 我国建立反垄断法私人执行制度的特殊意义 | 第34页 |
第二节 新消法对完善私人执行制度的启示 | 第34-36页 |
一、 三倍损害赔偿制度 | 第35页 |
二、 新消法的公益诉讼制度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完善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具体制度 | 第36-44页 |
一、 完善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制度 | 第36-41页 |
二、 完善我国反垄断私人监督制度 | 第41-44页 |
第四节 处理好公共执行与私人执行之间的协调关系 | 第44-46页 |
一、 公共执行与私人执行的分工 | 第44-45页 |
二、 公共执行与私人执行的合作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